:::
創作對李行來說是一輩子的事。(李行工作室 提供)
藝號人物 People 資深電影導演

李行 重回舞台老本行 續燃創作能量

外國人稱他「台灣電影先生」,台灣人尊他為「金馬導演」、「台灣電影教父」,電影導演李行在兩岸影壇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鮮少人知道這位呼風喚雨的電影大師,卻是出身劇場,舞台演出才是他的「本行」。今年他重回舞台的懷抱,以全新視角將元雜劇《竇娥冤》改編成《夏雪》演出,要證明自己寶刀未老,八十一歲還有創作能量。因為創作對他而言,正是一輩子的事。

外國人稱他「台灣電影先生」,台灣人尊他為「金馬導演」、「台灣電影教父」,電影導演李行在兩岸影壇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鮮少人知道這位呼風喚雨的電影大師,卻是出身劇場,舞台演出才是他的「本行」。今年他重回舞台的懷抱,以全新視角將元雜劇《竇娥冤》改編成《夏雪》演出,要證明自己寶刀未老,八十一歲還有創作能量。因為創作對他而言,正是一輩子的事。

夏雪—感天動地竇娥冤

8/6~7  19:30

8/7~8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INFO  02-33939888

叱咤影壇一甲子,李行可說是台灣電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從《王哥柳哥遊台灣》開啟台語片風潮,《蚵女》、《養鴨人家》的健康寫實路線,《婉君表妹》、《啞女情深》、《彩雲飛》、《海鷗飛處》等瓊瑤小說改編電影的熱潮,到《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回歸早期的鄉土文藝風格,李行的導演作品橫跨了半個世紀的台灣電影史,見證了台灣電影從風起雲湧到蕭條沒落的興衰發展。外國人稱他「台灣電影先生」,台灣人尊他為「金馬導演」、「台灣電影教父」;前年,金馬影展以「一甲子的輝煌─李行作品展」向他致敬;去年,大陸的中國電影博物館更舉辦李行的文物展及十二部作品回顧展,慶祝他的八十大壽,顯見他在兩岸電影圈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鮮少人知道這位呼風喚雨的電影大師,卻是出身劇場,舞台演出才是他的「本行」。

出身詩書家庭,學生時代就迷上戲劇

一九三○年生於上海市,本名子達的李行,從小受父親影響,在詩書家庭與傳統文化薰陶中長大,學生時代即對戲劇極為著迷。「我讀陜西扶輪中學,常看高班學長的話劇表演,印象深刻的是資深導演張駿祥(袁俊)的劇本《萬世師表》,抗戰期間物資嚴重匱乏,演舞台劇也只好一切從簡,司令台就是舞台,弄燈光,做效果,甚至怕臨時搭的舞台佈景被風吹倒,而徹夜看守,正式表演時,還得有人在舞台後方,用雙手撐住被野風吹得搖搖欲墜的佈景。」回憶起最初的戲劇啟蒙經驗,李行說,學長們克難刻苦卻不減熱情的演出,都是出於骨子裡對戲的熱愛,這種精神深深影響了他。

高中時,他轉讀西安私立力行中學,當時不過十六歲,在學校苦無演出機會,就往校外發展,參與社團表演,當時在中國戲劇學會,由丁尼導演,在西安文化會堂公演的《生死戀》,就是李行第一次參與的舞台劇演出。隨後舉家遷居上海,李行在復旦實驗中學就讀,負責戲劇社,演出大多因陋就簡,十分克難,但對李行而言卻是很好的歷練,為他接下來就讀戲劇科系的專業訓練打好根基,也是他立志將對戲劇的興趣轉向專業的階段。

畢業後,李行進入蘇州國立社會教育學院藝術系戲劇組科班,他說:「那時候對舞台劇、電影的喜好及投入程度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我可以省下兩天的早餐錢,只為了看《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這些戰後膾炙人口的電影,或者到蘭心戲院去觀摩當時上海一些知名演員石揮、張伐、韓非所演出的《雷雨》、《文天祥》等舞台劇。也願意為了吸收舞台知識和實務經驗,而演出一些無名角色,那種狂熱和執著,連我的大哥和二哥都驚訝、佩服不已。」

來台依然參與劇運,因緣際會踏入電影圈

一九四九年政府遷台,沒有戲劇相關科系可以讀,李行選擇省立師範學院就讀教育系(即今日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加入話劇社擔綱演員及導演,並時常參與校外劇團與電影公司的演出。「李行」這個藝名就是當時和哥哥討論後一起想出來的,亦即「子欲達」必須「行」。因此,在台灣師院三年半的學生生涯,李行記得的全都是話劇、話劇、話劇,就連交女朋友,日後成為李太太的王為瑾也是因話劇結緣。

李行回憶,當年台北蓬勃的社會劇運,讓他踏進中山堂,演出成功劇團《桃花扇》、婦女福利協進會附設劇團《邊城曲》、中央青年劇社《青年進行曲》、三三劇團《黨人魂》、影劇界聯合公演《影城奇譚》、反共保民委員會《尾巴的悲哀》、中華民國影劇協會《飢民圖》,在南昌街明星戲院裡演出《百醜圖》,以及在美都華戲院上演《青春》等。一九五五年起,李行率光華劇藝社於大華戲院公演《舊情難忘》,擔任導演,影劇界盛讚「又增添一位有前途的少壯派導演」。一九五六年,新世界戲院提供場地作為劇場兩年,演出台灣當代劇作家優秀作品,即所謂「新世界劇運」,李曼瑰為主要策劃人之一。歷時一年半的十五部劇作中,李行即參與了四部。

同時期,李行也大量參與電影演出。一九四九年底,李行演出了第一部電影《春滿人間》,成為他踏入電影圈的契機。李行說,他從舞台出身,開始的時候只是想當演員,後來發現,演員只演一個角色、導演能演那麼多角色,便開始從電影演出中,尋找當導演的機會。五○年代的台灣,只有兩家電影公司,一家為台灣電影公司(台影),主要生產劇情片,另一家則為農業教育公司(農教),負責拍攝宣揚國家立場形象及符合國策的社教片;一九五四年,農教與台影合併,改組為中央電影公司(中影),李行申請進入中影擔任基本演員,但遭到拒絕。於是,他轉而擔任電影的副導演工作,從做中學,在實務經驗的累積中一步步打下日後當導演的基礎。

電影作品打造風潮,提拔多位耀眼明星

一九五八年是李行的電影生涯的關鍵時刻,在民間資金的挹注下,他與張方霞、田豐聯合執導了台語片《王哥柳哥遊台灣》,這是李行第一次執導演筒,卻意外地大受好評,帶動了台語片的喜劇風潮,自此開始了電影導演生涯。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二年,李行拍攝了多部台語片,直至一九六三年國語片《街頭巷尾》,李行結束了台語片時期,也因為該片的成績突出,李行應聘為中影的導演,開創了中影往後長達十五年的健康寫實電影風潮。

《街頭巷尾》的攝影師是賴成英,後來也成為李行長期的工作夥伴,李行說:「我到中影租場地,第一次看到賴成英為了拍攝的機位在挖地坑,見他如此專業又敬業的精神,心目中就想找他當新攝影師。」一九六三年與李嘉聯合執導的《蚵女》及一九六四年獨立執導的《養鴨人家》,都成為健康寫實電影的代表作。「從那時候開始,我就跟賴桑一路合作拍下去,《街頭巷尾》後,接著進中影拍《養鴨人家》、《婉君表妹》、《啞女情深》……,一路下去,拍得很多很多,在工作中我跟賴桑講,我們都老了、頭髮白了,我還在叫開麥拉,你還在掌鏡,彼此這樣期許著。」

在台灣電影史上,李行的作品在不同年代,都有影響主流電影的經典佳作。一九六四年《婉君表妹》、一九六五年《啞女情深》及一九七三年的《彩雲飛》、《心有千千結》、《海鷗飛處》,李行二度帶動了瓊瑤小說的電影熱潮。與李行合作的男女明星,包括:葛香亭、崔福生、歐威、李湘、柯俊雄、秦漢、秦祥林、甄珍、鄧光榮、林鳳嬌、張艾嘉、傅碧輝……,甚至童星歐弟、謝玲玲等都因李行的電影而得獎,被電影界公認最會拉拔明星的導演。李行作品獲獎無數,其中,《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三部影片,連續獲得一九七八、一九七九、一九八○年的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創下台灣電影史上至今無人能破的三連霸紀錄,達到李行導演生涯的巔峰。

六十年的從影生涯,五十二部的電影作品中,李行構思多年才完成的《秋決》是他認為最重要的作品。李行說,在那個沒有電腦後製的年代,為了呈現片中四季的更迭,可說費煞了苦心,而該戲探討中國傳統的倫理觀、生命觀和時序倫常及電影美學,也引起社會、文藝界廣泛討論,成為台灣影史上相當重要的一部作品。「《秋決》闡揚中國『生生不息』的哲理,片中分明在描寫『死』、其實在歌頌『生』。因為冬孕育著春。」尊李行為台灣電影一代宗師的電影導演侯孝賢說:「我們要有我們華人自己的電影,華片這種傳統的倫理精神,足與好萊塢電影相抗衡,但現代電影很容易缺了這個東西,這個東西正逐漸消失!李行的電影有一種『正統』,不管是道德、倫理或精神層面,現在幾乎是七零八落的傳統,我們在李導演的作品裡是可以看到的。」

念念不忘舞台情,執導《夏雪》續前緣

過去電影是台灣民眾唯一的娛樂,然而近年由於台灣大環境改變,新銳導演、新電影全面起來,再加上好萊塢電影、港片的大舉入侵,自一九八六年《唐山過台灣》之後,李行就沒拍新片了,而改扮演台灣電影的推手,立志要當電影一輩子的志工。雖然不拍電影了,但創作對李行來說是一輩子的事,今年他重回舞台的懷抱,以全新視角將元雜劇《竇娥冤》改編成《夏雪》演出。「創作的原始構想,來自當年我拍完《原鄉人》,對讚頌婦女堅忍美德的題材大感興趣,左思右想決定將元代關漢卿著名劇本《感天動地竇娥冤》搬上大銀幕,屬意愛將林鳳嬌主演,哪知劇本未完成,林鳳嬌已息影,計畫一擱就是近三十年,直到四年前確定做成舞台劇,才又起死回生。」

雖然距離上回執導舞台劇《雷雨》已經有十七年,但李行信心十足,要證明自己寶刀未老,八十一歲還有創作能量。「這個舞台劇,讓我有了當年創作《秋決》的熱情,李行已經是李行了,做舞台劇《夏雪》不一定加分,可是對我的藝術生涯來說,有了《秋決》,再來《夏雪》,將來也許還可以有『春』、有『冬』,而有一個完整的四季四部曲留在人間。」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 1930年生於上海,本名李子達,1948年就讀於蘇州國立社會教育學院藝術教育系戲劇組,1948年遷徙來台,進入台灣師範學院就讀,參與社團及職業劇團的舞台劇演出。
  • 1958年,首度執導電影《王哥柳哥遊台灣》,開啟台語片風潮,1963年轉而拍攝國語片《街頭巷尾》,應聘進入中影公司。
  • 以《蚵女》、《養鴨人家》為健康寫實路線的代表作;《婉君表妹》、《啞女情深》及《彩雲飛》、《心有千千結》、《海鷗飛處》,二度帶動瓊瑤小說的電影熱潮,且挖掘了無數電影明星。
  • 電影作品獲獎無數,以《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三部影片,連續三年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紀錄至今無人能超越。
  • 歷任金馬獎執行委員會主席、中央電影公司董事、亞太影展評審團主席,現主要推廣兩岸電影交流事務。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