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易王登基,唱出以藝術治國的決心。(新天鵝堡音樂劇院 提供)
德國 環球舞台/德國

迴盪於阿爾卑斯山谷的不絕餘音

音樂劇《路易二世》

當年揮霍國庫在建造新天鵝堡上的路易二世,其傳奇一生在今年夏天於新天鵝堡所在地──福森重新上演,不僅具有華麗的音樂外衣及驚人的舞台設計,更是一次藝術表演與觀光活動的成功結合。

當年揮霍國庫在建造新天鵝堡上的路易二世,其傳奇一生在今年夏天於新天鵝堡所在地──福森重新上演,不僅具有華麗的音樂外衣及驚人的舞台設計,更是一次藝術表演與觀光活動的成功結合。

普契尼的杜蘭朵公主風光起駕回紫禁城,威爾第的阿依達也在金字塔前高歌亡國與愛情的苦痛,這種「回娘家」的製作噱頭被應用到德國新上演的音樂劇──《路易二世:渴求天堂》Ludwig II:Sehnsucht Nach Dem Paradies,在新天鵝堡(Neuschswanstein)的對面上演。路易二世(1845-1886)一生熱愛藝術,繼位後希冀以藝術統治巴伐利亞,請來當時便享有盛名的華格納(Richard Wagner),提供給他優渥的作曲環境;中年後他揮霍國庫在建造新天鵝城堡上,以實現他夢幻城堡的藍圖,爾後被首相宣布精神狀況不勝負荷,同年他的屍體被發現在慕尼黑附近的湖裡,死因不明。

這樣一段家喻戶曉的傳奇,在今年夏天回到遊客如織的新天鵝堡所在地──福森(Füssen),龐大的製作資金與旅遊景點的商業結合,加上華麗的音樂外衣及驚人的舞台設計,巴伐利亞皇室秘辛夜夜上演。

精緻音樂劇包裝

此製作擁有當今音樂劇所有成功的因素: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華麗繁複的舞台調動,考究詳實的宮廷服裝,以及繞樑樂曲。路易二世的故事在歐洲普遍流傳,稗官野史軼事繁多,也曾改編成電影,所以觀衆不必重新熟悉劇情,涉入極度容易。路易王短暫的生命本身饒富傳奇爭議,蘸上音樂劇渲染情緒的風味,舞台上戲味便足。

此製作動員龐大,演員衆多,舞台調度、走位、及舞蹈自然舉足輕重。一場皇家晚宴便有將近卅人在台上跳起宮廷舞,隨樂翩舞的群舞場面並不好處理,裙擺飛揚麗歌榭舞之間容易造成紊亂。但編舞家John Carrafa把焦點放在國王及他的舞伴西西(Sissi)身上,讓他們總是在焦點處緩慢起舞,身後則是移動快速的宮廷雙人舞,藉以烘托焦點,於是場面華美有序,十分賞心悅目。由於故事背景在巴伐利亞,劇中也出現了當地至今仍可看到的傳統舞蹈,這種舞類似踢躂舞,但多了迴旋、騰空等花樣,阿爾卑斯山脈的民族情味濃厚。

導演Stephen Barbarino所掌控的舞台美學十分流暢優雅,簡單的舞台調動便含意豐富。民間流傳著路易王一生未婚,是因爲他的同志傾向,此製作雖並未強調此點,但導演倒是靠一場短短的戲,指涉路易王的性傾向。此時路易王已陷入精神錯亂狀態,他的過去未來交錯眼前,眞實和虛幻縱橫羅列,於是他上下求索,在人群中尋覓他的藝術心靈導師華格納。導演要演員們兩兩背貼背四散在舞台,一旦路易王以爲找到華格納而往前奔去,這一對便一百八十度轉身,交換位置,以另一個面孔面對焦急的國王,象徵所求成空。路易王在追尋當中,會深情地擁抱他以爲的華格納,如同情人般的思慕與愛戀,導演在以無數小燈泡點綴的舞台幻境中,俐落地明指路易王缺乏愛情的苦痛。

皇族背景當然需要富麗的服裝設計,才能顯出豪宴氣派與貴族品味。設計師Joachim Herzog爲這齣戲縫製了超過一百五十件戲服,不論是宮廷華服、軍服、或巴伐利亞傳統服裝,均考究詳實,光面緞布的大量使用讓演員在舞台上更爲顯眼。在路易王墮入幻想世界時,一件一件色澤搶眼誇張的戲服魚貫登場,以符合他的幻想世界,令人目不暇給。

一般觀衆所熟稔的百老匯音樂劇的曲調是流行取向的,旋律易記,演員唱法也是流行唱腔。但此劇作曲家胡默(Franz Hummel)本身爲知名的當代歌劇作曲家,他爲此製作譜寫的曲子古典優雅,演員也以聲樂唱腔表現,已經接近歌劇藝術。幾段曲子都考驗演員的獨唱底子,例如路易王的初登基所唱的〈神聖的藝術〉Du Holde Kunst,演員必須渾厚昂揚地謳歌對藝術的熱愛,曲調緩慢悠揚,在龐大管弦樂編制下,聆聽品質比一般音樂劇更精緻。另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應屬女妖(Nymphen)三角:這三角如同莎劇《馬克白》中的女巫角色,魅惑及鼓舞路易王去勇於追求藝術與幻夢,她們造型奇幻,以三重唱的方式迷惑國王,配上妖嬈的造型與肢體,三聲部琤琮流瀉,營造出魅惑的舞台聽覺享受。主要演員的演出都著重於歌唱藝術,並不像一般歌舞劇的演員必須又唱又跳,而這樣以上乘演唱藝術爲主的音樂走向,也十分貼近路易王本身崇尙的藝術高品味。

舞台造景藝術

這齣音樂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應該是舞台設計。專門爲此戲而建造的舞台深達卅六公尺,而且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轉,此舞台給設計者Heinz Hauser極大的發揮空間,他總共設計出廿九個主要的景,大形景片矗立台上,帶給觀衆極佳的視覺經驗。

如同服裝一般,此製作的場景也必須呈現宮廷堂皇的景象,Hauser所設計出來的景都力求華麗,每一景都精雕細琢,造景藝術充滿驚嘆。他取材各大城堡(特別是路易王所建的新天鵝堡)的建築風格與室內裝潢,於是雕樑畫棟的城堡、宮廷花園、鳥蝶飛舞的濃密森林、甚至華格納歌劇的戲中戲演出,都在舞台上出現,由於造景的殷實與巨大,呈現出的視覺藝術是華麗厚重的饗宴,光是欣賞造景的工夫,就可玩味良久。有幾景在此特別介紹:

路易王在中年迷醉在綺麗的想像世界中,常乘著雪橇馬車在覆滿雪的阿爾卑斯山腳夜遊。此景況也被搬到台上,只見舞台上出現大型雪橇,由眞的馬拉著路易王在迴轉帶上行走。舞台上也不斷撒下雪片,良駒加上雪景的塑造,黑幕也刻意把舞台框成半圓形,設計者成功營造出「雪球」(一種玩具,稍微搖晃,玻璃球內即雪花紛飛)的夢幻境界。此景是以十九世紀畫家維尼格(Rudolf Wenig)描述國王夜遊的畫作爲底本,呈現出童話般的虛幻效果;眞馬的出現,也顯示出舞台的深廣,才能容納馬的走動。

除了夜遊,路易二世也幻想自己乘坐熱氣球環遊世界。只見舞台上垂吊下國王乘坐的熱氣球,左右舞台快速移動,象徵馳騁於雲端,舞台上則是各種縮小模型,有埃及金字塔、中國宮殿、日本建築、與自由女神,表現國王神遊世界的夢想。

路易王投湖自殺一景是全劇造景藝術的完美句點:舞台灌入九萬公升的水作爲湖泊,整個舞台用燈光暈染成陰鬱的深藍,前舞台則降下薄紗,造成氤氳的視覺效果,湖面還有幾隻蘆葦,此爲路易二世溺斃的史坦堡湖(Lake Starnberg)。路易二世在湖邊唱出死前心聲〈時間變成音樂〉Zeit wird Musik,哀嘆一生無人了解,渴求的藝術天堂也未達到,然後緩緩地走向湖心,直到全身被湖給呑噬。在舞台上造人工湖是很多設計者的大挑戰,更何況演員要完全潛入湖水,技術問題如何克服令人十分佩服。在終曲衆人哀嘆國王的逝去後,在激昂管弦樂與合唱曲中,湖底突然升起一座大型駿馬噴泉,每隻馬從口中在湖面上湧出泉水,水聲淙淙之中,觀衆早已被舞台設計給徹底懾服。

商業行銷手法

爲了此音樂劇的表演,「新天鵝堡音樂劇院」(Musical Theatre Neuschwanstein)傍水而建,隔著福根湖(Lake Forggen)與新天鵝堡相望。劇院斥資龐大,除了可容納一千三百八十九位觀衆的劇院之外,美食餐廳、雞尾酒吧、紀念品商店、花園步道等都可在此找到。路易王所建的新天鵝堡內充滿各種天鵝的裝飾,建築師Josephine Barbarino也以路易王最鍾愛的天鵝爲母題(motif)建造此劇院,所以劇院內處處可見天鵝(例如門把、地毯、水龍頭等)。整個建築全以明亮的玻璃面對湖,於是湖光山色加上對岸的城堡,劇院於是成爲福森當地新景點。

福森本身是個偏遠山區小鎭,爲了吸引觀衆從各地來此看戲,劇院推出了「戲票、晚餐、住宿、遊湖和新天鵝堡一遊」的套裝行程,透過網路、電視、報紙、及收音機在德國各大城市強力促銷。這種結合旅遊景點和表演藝術的行銷手法十分奏效,劇院除週一之外夜夜皆有演出,週末甚至有午場及晚場,可見票房極佳。

整個演出備有四種字幕(法文、西班牙文、英文及日文),宣傳海報也有日文版,可見製作單位網羅各國觀衆的野心。劇院的附屬餐廳烹煮著佳肴,紀念品店販售著關於音樂劇的各種相關產品,加上湖邊的醉人美景,看著盛裝打扮的觀衆,味覺加上視覺風景,幾乎讓人忘了這一切都是精心設計的商業行銷。

本劇的一開始是一個導遊帶領一群觀光客在新天鵝堡遊覽,然後回溯百年前的路易二世父親的喪禮,故事展開。導演並未使用一般歌舞劇開場的群舞齊唱,而是由管弦樂的葬禮序曲與路易王的獨唱開始,慢慢推展累積情緒。整齣戲節奏優雅,製作方式雖商業,但戲絕不譁衆取寵。畢竟這樣一個集結當代德國表演藝術名家的大製作,能讓德國人開幾小時的車上山看戲,除了成功的市場行銷,戲的品質才是最大重點。

 

文字|陳思宏 台大戲劇研究所研究生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