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明緯,23歲,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Gap Year2021壯遊者(陳明緯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40難料:中間世代待修學分 次世代想什麼

陳明緯:前輩教會我,我看見時代需要什麼

江湖傳言,三年一代溝,而距離40歲有五個溝的次世代──Gap Year學姐弟陳履歡與陳明緯,他們正在想什麼?煩惱著什麼?又是如何看待這群40世代的前輩們?

江湖傳言,三年一代溝,而距離40歲有五個溝的次世代──Gap Year學姐弟陳履歡與陳明緯,他們正在想什麼?煩惱著什麼?又是如何看待這群40世代的前輩們?

還是學生的陳明緯,目前個人履歷上的斜槓身分列有創作(表導演)、評論與研究、戲劇教育、展演企畫、執行製作等,一腳踏在學院保護傘下,一腳正嘗試踏進職場,這是感知溫度與濕度的變化,自我樣貌還有些模糊的年紀,他想像未來:「希望到了40歲,已經有一些好的hashtag在我身上了。」

Q:你現在最大的煩惱是?

A:找到自己的核心,已經要踏入職場的分界線了,老師們都會提醒:「所有經驗都不會浪費,但若沒有朝著目標前進,有可能會成為一隻無頭蒼蠅。」我做的事情很雜,導演、演員、評論、研究⋯⋯這些都是養分,但也有困擾——樣樣通,沒辦法專心,時間有限,我害怕成為半瓶水,如果現在斜槓是必須,那要如何斜、如何槓得不偏離自己的核心,是我現在最大的煩惱。

Q:身為一個「新銳」,你覺得目前的表演藝術圈有正向的,可以讓你平行/垂直移動的空間嗎?(平行移動仰賴的是藝術參與的多樣性,垂直取決於市場、資源、體制)

A:青年世代發聲的管道還算多,但進到決策面,又是另一回事,我們的學習歷程拉得更長了。這幾年,表演藝術非常蓬勃,當前的表演藝術工作者有很多跨域機會,除了發表平台變多了,美術館、博物館等也開始強調文化體驗教育,旅遊也跟戲劇產生關係,動畫、實境遊戲也都需要腳本撰寫人才⋯⋯我認為,戲劇系學生如果只拘泥劇場很恐怖,是閉門造車。想像都是假的,作品無法推給大眾,少了橫向連結,就只有文青看得懂。所以,我們應該要擴展對「劇場」、「表演」的想像。

回到體制,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教育。在九年一貫,我們沒有表演藝術課,但美術、音樂是從國小學到高中;十二年國教之後,表演藝術終於在國中有了3年的課程。同樣都是藝術領域,視覺藝術與音樂的學習歷程很長,18歲前,學了10年,但表演藝術只有3年——這要如何培養表演藝術的觀眾、創作者、研究者?另外,10年前受到韓流的影響,各高職科大廣設表演藝術科系,去年全部停招,根據統計,這些畢業生大多轉行,進入服務業⋯⋯我對這部分很悲觀,向下扎根不夠,往上要怎麼開花結果?

Q:你從身邊要跨入40歲或者已經40歲的前輩身上學到了什麼?

A:養成專業的過程中,持續學習。這些正在發光的前輩,都是找到了立足點,保持開放,且能深耕的人,比如阮劇團汪兆謙、莎妹劇團的王嘉明、Baboo、演員林子恆、蔡佾玲、影像設計周東彥⋯⋯他們關心的議題、脈絡都很清楚,找到了方向,持續前進,並跨域嫁接出不同能量。去看見時代需要什麼,在不影響自己的目標下,持續學習——這給我的警惕是,摸索出自己的樣子,也不可以忽略不同的聲音。

Q:你的理想中跨入40歲後的樣貌是?

A:希望被別人記得,提到陳明緯,就有一些好的hashtag在我身上。我不排斥被標籤化,我知道那不是完整的我。40歲,都入行15、20年了,總要必須被人提到,才代表活著吧。希望那時的我依然做著很多事情,但已有了追尋的目標。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