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格利特與《野蠻人》Le Barbare。原作照片,1938年。(©私人收藏,布魯塞爾伯蕭畫廊 提供)
藝@展覽

馬格利特的鏡相世界

超現實派畫家馬格利特擅長將日常物件拼組出超現實、富含深厚寓意的畫面,而他傳世的生活影像,則提供另一道探究其創作的思考渠道。現正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揭相:馬格利特影像展」,陳列一九一四年至一九六七年間拍攝的一百卅張照片和七段影片,當中的馬格利特,彷如演員似地展現多變的個人形象,但精心設計的構圖,也如其畫作一樣是對生命的詩意探詢。

超現實派畫家馬格利特擅長將日常物件拼組出超現實、富含深厚寓意的畫面,而他傳世的生活影像,則提供另一道探究其創作的思考渠道。現正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揭相:馬格利特影像展」,陳列一九一四年至一九六七年間拍攝的一百卅張照片和七段影片,當中的馬格利特,彷如演員似地展現多變的個人形象,但精心設計的構圖,也如其畫作一樣是對生命的詩意探詢。

揭相:馬格利特影像展

即日起~11/25 臺北市立美術館

INFO  02-25957656

比利時藝術家賀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的繪畫常令人莞爾——在《形象的叛逆》The Treachery of Images當中他描繪了一根菸斗,菸斗下方又以文字寫著“Ceci n'est pas une pipe.”(這不是一根菸斗),原以為這位對哲思深感興趣的畫家,有著老派紳士的嚴肅模樣,但從傳世的生活影像發現,他體內蘊藏著飽滿的表演慾望。

超現實畫家的另一面

由超現實主義學者、比利時夏勒華攝影博物館(Charleroi Museum of Photography)館長薩維耶.凱能(Xavier Canonne)策畫,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揭相:馬格利特影像展」,陳列一九一四年至一九六七年間拍攝的一百卅張照片和七段影片,這批影像直到一九七○年代中期、馬格利特逝世十多年後才被發現,多數無底片留存。

馬格利特生前從未自認是「攝影家」,繪畫才是他關注的對象,他擅長將日常物件拼組出超現實、富含深厚寓意的畫面,故而這批影像的出現,提供另一道探究其創作的思考渠道。

馬格利特一八九八年生,一九六七年胰臟癌病逝家中。父親是裁縫布料商,母親從事女帽設計。十二歲開始學油畫,十八歲就讀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期間受到立體主義、未來主義和抽象畫的影響。馬格利特與詩人馬賽爾.勒貢(Marcel Lecomte)、保羅.努傑(Paul Nougé)等人交往甚深,受他們影響甚鉅。然而,在布魯塞爾舉辦出道個展時遭來負評,馬格利特與妻子喬婕特(Georgette)前往巴黎發展,因此結識安德烈.布勒東(André Breton)為首的超現實派,停留的三年間完成大量的作品。

不同於布勒東等超現實同儕高舉「夢境萬能」的主張,馬格利特耕耘繪畫宛如棋局般深思熟慮:「我的繪畫與做夢完全相反,夢中總是言不明意。但我必須在思慮清晰的情況下創作。」透過影像記錄他的創作過程,似能印證此說。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