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座現場(林鑠齊 攝)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NTCH Salon 劇院沙龍:劇場.議場—「思辨機構」系列講座摘要

委製、獎補助機制的生態網絡

著眼於近年來台灣表演藝術環境的高度機構化,以及獎補助機制、平台的成立,及地方場館的策展轉型,系列講座的第四場以「委製、獎補助機制的生態網絡」為題,邀請身兼創作者和團隊營運者的汪兆謙、黃翊與黃思農,與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分享在委製創作、獎補助爭取及與公部門合作策展等經驗與挑戰、歷程與心得。

著眼於近年來台灣表演藝術環境的高度機構化,以及獎補助機制、平台的成立,及地方場館的策展轉型,系列講座的第四場以「委製、獎補助機制的生態網絡」為題,邀請身兼創作者和團隊營運者的汪兆謙、黃翊與黃思農,與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分享在委製創作、獎補助爭取及與公部門合作策展等經驗與挑戰、歷程與心得。

時間:327日下午

地點:台北 國家戲劇院4樓交誼廳

策畫暨主持人:林人中  

與談人:汪兆謙(阮劇團藝術總監兼團長)

黃翊(黃翊工作室+藝術總監)

黃思農(再拒劇團藝術總監、劇場跨域創作者)

劉怡汝(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

林人中(以下簡稱林):當產業邁向極度機構化之時,場館委製、公部門補助機制及各類獎助平台皆陸續成立,連同地方場館也歷經策展轉型。今天與談的黃翊、兆謙、思農都同時身兼創作者和團隊營運者,在藝術實踐與營運生存與之間,想請各位聊聊自身在以上機制所面對的問題與挑戰為何。

黃翊(以下簡稱翊):當初成立舞團是因為兩廳院要撥款給我,但我主要還是以個人身分接製作,也沒有申請團隊補助,當演出有一定的數量,確定自己能成為全職藝術家後,我才邀請一些夥伴開始以團隊形式營運。

對於補助的看法,我會先確定在原有的營運中能自活、作品可以進入市場後,才申請補助,黃翊工作室便是如此,接著又開始有委託製作、三館共製,每年大約增加一位全職成員,是負責任的速度。現在我們進駐松菸,從表團、機構到學習能不能營運場館,是我的嘗試。

汪兆謙(以下簡稱汪):當初成立劇團是因為嘉義還沒有現代劇團。補助之於我們,是很重要的第一桶金,2011年第一次拿到中央的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補助,開始每年平均增加一名成員,當時沒有擴張得太快,萬一沒有補助還能支撐劇團運作。到了2018年,劇團根基比較紮實了,才開始推動擴張,現在連同全職員工、演員學校成員,是50人的團隊。

營運面,我將劇團想像成人,現在就是青少年轉大人的狀態,這階段很辛苦,但骨架長好、之後要做什麼都很清楚了。對我來說,委託製作和補助,只要準備好,其他都不會是問題,有人說接太多委託製作會不會被收編,我的想法是每個人都必須合作,知道自己的角色,就能找到定位。

黃思農(以下簡稱農):再拒20年了,是一個從世紀初走到現在的劇團,一開始參與牯嶺街小劇場辦的戲劇類競賽、第一屆兩廳院廣場藝術節,後來獲得國藝會的常態補助。特別的是,我們是以編導和技術團隊為主的創作團體,並非我一個人做決定,因此經常呈現跨界美學的表現形式,後期跟我們合作的也會有現當代藝術場館或是委託製作案。

早期團員會分著做行政,後有兼職、全職行政的加入,分工就比較清楚。我們是新北市扶植補助團隊,所以在營運經費上,不管是委製或標案,會特別估5至10%的行政管銷費,支付行政的薪水。

林:站在機構營運者的角度,怡汝怎麼看這些團隊的發展歷程?

劉怡汝(以下簡稱劉):機構的資源相較於在場的藝術家是多的,但兩廳院的自籌比例超過50%,每年要賺4億5千萬,否則就會虧損。有些人會誤以為場館是補助單位,其實我們都是面對者,場館思考跟想像的是,與團隊共同面對我們擊敗了哪些困境,共生、攜手前進。

我們尋找合作對象看的是團隊有什麼我們想要、也會幫助到劇場的,團隊也要衡量場館給的資源能否支撐團隊營運,雙方建立在平等、理解的狀態,我們會一起走向產業最好的狀態。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