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地利藝術家Noëmi Lakmaier在長達10小時的表演CHEROPHOBIA中,被兩萬個氦氣球拉起漂浮。(Michael Bause 攝 NO LIMITS Festival Berlin 提供)
柏林

NO LIMITS藝術節 與目標群眾真正「在一起」

柏林NO LIMITS藝術節是德國最重要也是規模最大的身心障礙表演藝術家演出平台,自二○一五年起改為兩年一次,今年邁入第九屆,並首次邀請維也納編舞家圖里斯基為共同策展人,「舞蹈」與「身體」便順勢成為了本次策展論述的焦點。值得注意的是,邀演作品的所有編創者也皆為身心障礙者,這意味著,身心障礙者是自己的主體,他們決定表演者在舞台上被呈現的樣貌。

柏林NO LIMITS藝術節是德國最重要也是規模最大的身心障礙表演藝術家演出平台,自二○一五年起改為兩年一次,今年邁入第九屆,並首次邀請維也納編舞家圖里斯基為共同策展人,「舞蹈」與「身體」便順勢成為了本次策展論述的焦點。值得注意的是,邀演作品的所有編創者也皆為身心障礙者,這意味著,身心障礙者是自己的主體,他們決定表演者在舞台上被呈現的樣貌。

今年即將邁入第九屆的柏林NO LIMITS藝術節,為德國最為重要、也是規模最大的身心障礙表演藝術家演出平台(Disability & Performing Arts),其創辦人梅德(Andreas Meder)於一九九七年在「美因茲」(Mainz)組織以身心障礙者為主的社區表演節目起家,經多年經營,得到社會上相關群體肯定與關注。德國「生命援助藝術文化有限公司」(Lebenshilfe Kunst & Kultur gGmbH)作為藝術節主辦方邀約,自二○○五年起轉移至柏林,並和當代戲劇舞蹈圈幾個最重要的獨立劇院(Hebbel am Ufer、Theater Thikwa、Ballhaus Ost、Sophiensale)合作共製。

「舞蹈」與「身體」為策展論述焦點

二○一五年起,為維持規模與策劃品質,改為兩年一次,今年首次邀請維也納編舞家圖里斯基(Michael Turinsky)為共同策展人,「舞蹈」與「身體」便順勢成為了本次策展論述的焦點:「那些暴露於其他人眼光下的,烏托邦式的、被汙名化的、性別與種族的、詩意與政治的、對疼痛敏感及容易受傷的、固執的、怪異的、趣味盎然的、令人沉迷的、獸性的與擬植物化的、沉默的或對話的、單獨或與他人一起的,作為一個精神疾病的觀看場域,作為畫筆或是投影幕,充滿意想不到的可能與不可能,以自己獨特的記憶方式。有時是獨角獸,有時是植物,有時就像他現在這樣就好,有時藉由一些工具輔助進入角色。或者,就只是掛在兩萬個氦氣球上漂著。」

值得注意的是,邀演作品的所有編創者也皆為身心障礙者,這意味著,身心障礙者是自己的主體,他們決定表演者在舞台上被呈現的樣貌。來自十多個國家、兩百多位的參與藝術家,以卅四場次演出、電影放映、聚會、工作坊、論壇甚至一個長達十小時的行為表演,進行對於當下藝術、社會、與身心障礙者美學的討論。

相關專業者組成的主辦團隊根據往年的經驗,不但要確保所有的舞台與觀眾席路線的地面都是適合輪椅活動的,又加強了幾個措施,使身心障礙者更能融入劇院裡的演出與活動,如:一、多選項的觀賞形式:既有常規座位,也有豆袋(懶骨頭)、沙發和床墊,可坐可躺。二、「觸覺導覽」與「口述影像」服務:適用於視覺障礙的訪客。三、某些演出提供的同步的德式手語(DGS)。四、自在舒適的觀演環境:演出中,避免燈光的猛烈變化及刺耳突兀的聲響;觀眾席不會全暗,並允許輕微噪音和適當活動;需要休息或走動的觀眾可以隨時進出。五、安排特殊需求的觀眾預先入場並為其設置等待區。

以專業標準看身心障礙藝術家

此外,行之有年的還有簡易德語的翻譯服務。藝術節的主要語言為德語,而對於部分在認知或閱讀上有困難的身心障礙者,一般德語在理解和溝通上是有相當難度的。主辦單位在節目網站與相關文宣品中也都提供了簡易德語的選項,目的是盡量不排除任何可能的參與者,製造低門檻和舒適的交流環境。

柏林是強調多元和共融的城市,今年的NO LIMITS藝術節讓我們看到一個趨於成熟的獨立藝術節,如何從演出內容到藝術節周邊的設計,都落實與其目標群眾真正「在一起」的決心、深度與敏感度。和一般台灣目前認知的身心障礙者藝術表達稍有不同的是,在藝術節網站的媒體須知上,有這樣一段話:「給記者們的提醒:專業的藝術家們不需要(在藝術標準上)享有身心障礙者的特殊待遇。」當身心障礙者為主體的時候,能展現的是值得為之爭辯的多重視角,而非同情或憐憫的刻板印象。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