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專欄 Columns
- 演員的庫藏記憶
- 講古—舞思舞想
- 一字一劇場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藝號人物 People
- 俄國鋼琴家列夫席茲 歷經鐵幕的消失 找到自己的音樂 / 文字 陳政廷 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院鋼琴系博士暨音樂理論系博士候選人 / 32
- 《歐洲聯結》法國導演馬修.華 讓你聽見當代劇作家的聲音 / 文字 王世偉 / 36
- 莫圖斯前衛劇團導演卡薩葛蘭德與妮可洛 混淆性別 消融邊界 / 文字 白斐嵐 / 40
焦點專題(一) Focus
- 從跨界混搭、新媒材使用到空間景觀 加速年代中 新馬戲演出無界限 / 文字 耿一偉 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 / 46
- 芭蕾與雜耍 兩種美麗語言的對話 甘蒂尼雜技團《4X4 瞬間建築》 / 文字 廖俊逞 / 50
- 影像與馬戲 交織觸動人心 幻光馬戲團《虛實之境》 / 文字 廖俊逞 / 52
- 日常物件與雜技 交匯時的那點靈光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一瞬之光・How Long is Now?》 / 文字 陶維均 / 54
企畫特輯 Special
即將上場 Preview
企畫特輯 Special
焦點專題(二) Focus
- 10個提問,認識評彈藝術 / 文字 劉真伶 / 66
- 優雅靈動盛小雲 帶來「中國最美聲音」 協同蘇州評彈團 演出「天籟雲間」經典書會 / 文字 陳淑英 / 70
- 琴弦上的四月天 綻放曲藝新生命 上海評彈團中篇評彈《林徽因》 / 文字 陳淑英 / 72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臺中國家歌劇院正式揭幕 涵洞中 與美相遇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74
- 世界建築競技場 大師美學在台中 / 文字 張慧慧 / 76
- 老屋新生 尋索人與環境的新關係 / 文字 Artqpie 「本冊圖書館」觀察員 / 79
- 臺中國家歌劇院的時空旅程 / 文字 建築大叔 / 80
- 在「場所」相遇 從台中歌劇院看伊東豊雄的流動建築學 / 文字 張豪心 / 86
- 感受自由 回到最原始的感動 歌劇院與建築師的藝術大夢 / 文字整理 張慧慧、黃筱媛 / 90
- 劇場開門 好戲上場!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94
- 拆解拜物時代 時尚與你何干? 向井山朋子《魔時尚》 / 文字 張慧慧 / 95
- 感官全面啟動 讓華格納也吃驚的「總體藝術」! 拉夫拉前衛劇團翻轉歌劇《萊茵黃金》 / 文字 李秋玫 / 96
- 在奇絕科技的樂聲中 重現「憤怒」 郭貝爾之音樂劇場製作《進擊的狂想》 / 文字 李秋玫、陳瑾璇 / 99
- 一熱一冷 女舞者的兩款肖像 奧雷利安.博瑞的《妳怎麼樣了?》、《糾纏》 / 文字 張慧慧 / 100
- 藝術參與的歐陸狂潮 吹響亞洲第一戰 社區歌劇《迷宮魔獸》結合在地藝術家演出 / 文字 黃筱媛、劉貞玲 / 102
- 在地團隊擺開陣式 綻放生猛活力 精采作品展現多樣台灣 歡喜迎接新劇院 / 文字 廖俊逞 / 103
演出評論 Review
新銳藝評 Review
企畫特輯 Special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企畫特輯 Special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企畫特輯 Special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 方格舞池中的社交規則 莫瑞亞.艾文絲的《社會舞蹈1-8:索引》 / 文字 詹育杰 巴黎索邦第一大學美學與文化研究博士生 / 126
- 相信藝術 讓改變發生 2016倫敦國際戲劇節 / 文字 貢幼穎 獨立製作人、原型樂園負責人 / 128
藝視窗 News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 專欄 Viewfi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