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甯《丨丨》以身體來反詰人們慣有的觀看方式。(唐健哲 攝)
企畫特輯 Special

下定義之前,我們以身體提問 2018 新人新視野

2018 新人新視野

走入第十一個年頭,國藝會「新人新視野」專案演出將在十一月登場,三位創作者林修瑜、王甯、張靜如分別推出《是日》、《丨丨》與《我們》,對「 時間」、「觀看」、 「分隔」等不同的概念加以探問。今年的「新人新視野」除了在台北、高雄演出,也到彰化呈現,期待讓更多人能看到新萌發的創作力量。

走入第十一個年頭,國藝會「新人新視野」專案演出將在十一月登場,三位創作者林修瑜、王甯、張靜如分別推出《是日》、《丨丨》與《我們》,對「 時間」、「觀看」、 「分隔」等不同的概念加以探問。今年的「新人新視野」除了在台北、高雄演出,也到彰化呈現,期待讓更多人能看到新萌發的創作力量。

2018新人新視野

11/16~17  19:30   11/17~18  14:30

台北 松山文創園區LAB創意實驗室

11/24  14:30、19:30

高雄正港小劇場

12/1  14:30

彰化縣員林演藝廳小劇場

INFO  02-33939888

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專案,歷經十年耕耘,為台灣表演藝術界培育出多位傑出的創作人才。邁向第十一個年頭,今年度的新人新視野即將於十一月份展開。獲選的三位創作者:林修瑜、王甯、張靜如各自專注於對「 時間」、「觀看」、 「分隔」等不同的概念,在創作中進行她們提問與探索的旅程。

林修瑜《是日》  探索「時間感」

《是日》為林修瑜從自身對於「時間感」的體會出發,探討在日常理性時間框架之外,人內在對時間的體會為何。林修瑜自幼習舞,為舞蹈科班出身,畢業後進入「周先生與舞者們」,和編舞家周書毅一同工作。她形容自己曾是一個「很乖」的學生,透過創作,她得以發現,並認識到那些被自己所壓抑的自我,而也是藉由創作的過程,她能夠坦然面對、正視那些部分。

「本次在新人新視野發表作品,如同二○一四年在『下一個編舞計畫III』第一次公開發表作品,我感覺自己又來到人生的分水嶺。」林修瑜說,年初的某一天,她收到舞蹈社老師寄來一盒自己的相片。當她打開盒子,從小到大的習舞時光流經腦海,她在短短瞬間裡經歷了一段漫長的歲月。這個經驗啟發她對時間感的好奇,也因為發現自己身邊的人、事、物開始隨著時光逝去,林修瑜開始探索在人們習以為常、一日廿四小時的理性時間框架中,個體真正感受到意義、特別珍貴的時刻會是哪些?

王甯《丨丨》  挑戰身體的「觀看方式」

王甯同樣出身科班,與林修瑜一同經歷在台藝大學習及在「周先生與舞者們」和編舞家周書毅合作的歷程。一路上,王甯曾在孵夢劇場、草草戲劇節等平台發表個人創作,並曾擔任編舞家姚淑芬、余彥芳等人的排練助理。王甯說,「排練助理」這個既非創作者,亦非舞者的角色,意外地使她找到一種觀看作品的距離,並啟發她對於觀看和表述能力的重視。當被問及創作的脈絡,王甯回應道:「我漸漸開始留心於某些特定事物,例如編舞家伊凡.瑞娜(Yvonne Rainer)對於身體的探究、Ana Rita Teodoro在作品中如何涵蓋觀眾,甚至是國際上的#MeToo性別運動等,這些事物共同構成目前的我。」

作品《丨丨》源於閱讀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作《觀看的方式》所受到的震撼。伯格解構西方視覺藝術的歷史脈絡,深入剖析觀看行為的運作模式、藝術史專家學者如何以論述影響他人的觀看,並進一步討論到西方傳統中對女性的凝視、現代資本主義如何延續油畫傳統,將幻覺置入廣告商業行為中等等。在這次的創作中,王甯以身體來反詰人們慣有的觀看方式,不讓身體進入敘事和譬喻,而從運動原理來探究身體存在的「事實」。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