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娜與齊的故事》探究屬於夫妻的兩人世界,圖為排練現場,左為陸明君(飾安娜),右為李明哲(飾老齊)。(林韶安 攝)
即將上場 Preview 創作社《安娜與齊的故事》

房門內外的夫妻關係 不浮誇的平凡愛情

繼「家庭三部曲」描繪台灣家庭中的糾葛關係,紀蔚然新作《安娜與齊的故事》聚焦在夫妻之間,從兩人的內心活動說起。在一場晚宴開始之前,女主人突地陷入恐慌無法離開房間,男主人隔著一道牆極力安撫,一邊招待賓客……他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細緻的語言鋪陳出暗流的情節,導演符宏征更加上現場音樂互動呼應,邀來作曲家李哲藝作曲、「自由擊」樂手演奏,期使讓音樂和戲劇能夠「一起呼吸」。

繼「家庭三部曲」描繪台灣家庭中的糾葛關係,紀蔚然新作《安娜與齊的故事》聚焦在夫妻之間,從兩人的內心活動說起。在一場晚宴開始之前,女主人突地陷入恐慌無法離開房間,男主人隔著一道牆極力安撫,一邊招待賓客……他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細緻的語言鋪陳出暗流的情節,導演符宏征更加上現場音樂互動呼應,邀來作曲家李哲藝作曲、「自由擊」樂手演奏,期使讓音樂和戲劇能夠「一起呼吸」。

創作社第26號作品《安娜與齊的故事》

11/11  19:30   11/12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INFO  02-33939888

「戴洛維夫人說她會自己去買花。」為了準備當晚在自家舉辦的宴會、歡迎舊友們蒞臨。作為《戴洛維夫人》書中的第一句話,吳爾芙讓女主人自主自決,走出房間、邁出家門,亦簡單且全面地體現了作者本人之所望。而在紀蔚然的新作《安娜與齊的故事》中,主要事件雖同樣是家中晚宴、作東道主請客吃飯,卻在賓客將至、丈夫老齊仍陪伴在側時,妻子安娜再也無法步出臥室,甚至連離開床沿都覺困難。

九○年代,身為創作社主要團員之一的紀蔚然曾撰寫《黑夜白賊》(1996)、《也無風也無雨》(1998)及後作《好久不見》(2004) 等合稱「家庭三部曲」劇本,反問、反思也反映著當代台灣社會中,家庭構成、人際關係的不同場景、各種距離。如今,他選擇以組成家的原子與原點出發,從兩人的內心活動說起。他曾撰文闡明,刻畫夫妻、撰寫愛情,與其說他很清楚自己要寫什麼,他明白的其實是自己「不想寫什麼」:無關財務糾葛、性格相異,或慾望難消、出軌外遇,「更不寫孤寂、異化、物化、死亡本能、毀滅基因」就算現實生活中,這些事兒仍存在可見,在他的舞台上,卻反而希望探究那個屬於他們的兩人世界:「一對真正相愛的夫妻」。

無來由的恐慌發作  除去張力更顯詩意

他們相愛,同時亦是各自獨立的個體——陸明君飾演的安娜是個出版社編輯,近日也必須承擔一定程度的管理責任、李明哲則演出歷經失業、賦閒在家已好些日子的老齊。恐慌發作之後,他們之間也有了實質意義上的一牆之隔:外邊是丈夫試著安撫妻子、接待客人;裡邊的安娜也時常出現「跳電」的現象,不似理智斷線的失控,更像腦中線路嫁接或錯接的陣陣狂想。他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恐慌症為何發作且來得突猛,是因為工作壓力過大、家計負荷太重嗎?事已至此,該怎麼辦?還有,老齊原想趁聚會宣布什麼消息,而那是否即與安娜的症狀有所關聯呢?關於這些問題,劇本裡給了許多線索、很多可能,不過導演符宏征也明白指出「沒有答案」,表面上雖以自家內分隔兩處的「狀態」作為整體情節的主線,隨著演出過程終將慢慢揭露的,卻是他者無從得知的個人原因,從此也更形複雜、有趣且誠實。

因為什麼、所以如此,這種屬於人與人、特別是夫妻之間的因果關係、隱隱難明的相互影響,其實不一定「得」有確實的連結。拿掉了戲劇張力,平凡的生活裡出現了不知從何而起的漣漪,紀蔚然說他在沒有戲的地方找戲,於是深究「有戲嗎?」這個提問的另一層意思:「有沒有詩?」此前曾與紀蔚然有過多次合作的符宏征,或許正是能夠淬煉這獨特「詩意」的不二人選。在他擔任藝術總監的動見体劇團裡,不管是符宏征自己導演的《離家不遠》(2014)、《暴雨將至》(2016) 或由王靖惇編創的系列作品,家庭和關係,這些題旨處理起來必不陌生,而在導演風格上,舞台語言的詩意表現,以及關於內在精神世界的幽微細節,更是符宏征見長之處。他說,當整齣劇情接近尾聲之時,那樣的詩意也形塑而成,透過戲、他得以看見劇作家顯明的詩——在此前台上角色總頻頻玩轉寓意,譬如安娜一直刻意保持理性、冷靜,處在一種很敏感的狀態中,時常將意義說白、甚至說破——反而得以建構出最後的「風景」。

現場擊樂介入穿梭  豐富語言未及之境

演出中除了作為劇名標題、明指夫妻間無政府狀態(Anarchy)的「安娜、齊」兩人外,三位「自由擊」樂手與前來晚餐的四位賓客,成了彼此交融、模糊了內外邊界的三方人馬。編劇紀蔚然、導演符宏征,其實還聯手了另一位在此製作裡角色吃重的創作者——作曲家李哲藝,於是音樂和節奏得以像是骨幹般串連整齣戲種種細膩且默默流轉的情緒變化,抑或不時如畫外音透露重要訊息,輕輕暗示不留過多痕跡。李哲藝是紀蔚然推薦的設計人選,剛好也是符宏征一直期盼能有機會再度共事的音樂人,這次如願合作,他們也有共識,要找到一種讓三位自由擊團員和舞台劇演員同台互動、使音樂和戲劇能夠「一起呼吸」的方法。符宏征也說,戲中搭配現場擊樂的多所嘗試,實可謂他擔任導演多年「最為豐富的一次」。

而四位賓客的角色,則具體化了安娜與齊以外的世界與他人、某個年齡層的現代人。他們夸夸而談、東扯西聊,淺淺地碰觸著議題,又默契十足地避開爭議;看似關心卻帶著不真實感,即使酸言酸語也不明確選邊為誰而戰;局外的災禍戰亂並不切身相關所以無所用心,場內的聊天主題亦每每失焦失據、多種話題齊發並進。

對於符宏征而言,這個劇本並不大悲、也不大喜,輕鬆但可能不簡單,有小小的幽默也有少少的沉重;安娜與齊之間存在著真切的愛和責任,或許這並不出奇、不比別的情侶特別,甚至不一定那麼動人、有所缺陷。在恐慌如潮水般來襲之時,在平凡的日常悄悄脫軌之際,安娜與齊的故事又該走向何方?一個人加上一個人,攜手不只等於二,或許也能產生更加強大的力量。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