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科布》改編自《馬克白》,以黑社會為背景。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莎士比亞在印度╱電影延伸

寶萊塢莎士比亞 深刻融入社會脈絡

印度電影導演巴度瓦的「莎劇三部曲」

作為大英帝國留給印度的耀眼遺產,莎士比亞戲劇在印度電影界也綻放出燦爛獨特的樣貌。帶著跨國意味的寶萊塢莎劇電影,可說是曾被殖民的印度對於殖民者英國,一種文化上「頂嘴」,用寶萊塢文化來回應英國文化。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偉沙.巴度瓦的「莎劇三部曲」,把莎劇放在不同的印度社會/政治脈絡,拍出《馬科布》、《奧卡拉》與《海德爾復仇記》三部寶萊塢模式的莎劇電影。

作為大英帝國留給印度的耀眼遺產,莎士比亞戲劇在印度電影界也綻放出燦爛獨特的樣貌。帶著跨國意味的寶萊塢莎劇電影,可說是曾被殖民的印度對於殖民者英國,一種文化上「頂嘴」,用寶萊塢文化來回應英國文化。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偉沙.巴度瓦的「莎劇三部曲」,把莎劇放在不同的印度社會/政治脈絡,拍出《馬科布》、《奧卡拉》與《海德爾復仇記》三部寶萊塢模式的莎劇電影。

莎士比亞或許是英國留給曾經被殖民的印度最驕傲的遺產之一。印度有著旺盛的電影工業,獨立後的印度電影卻傾向回歸本土,對莎劇並無熱切的回應。然而受到一九九○年代英國導演肯尼斯.布萊納(Kenneth Branagh)及澳洲導演巴茲.魯曼(Baz Luhrmann)莎劇電影的影響,寶萊塢也興起了莎劇熱潮,例如改編自《仲夏夜之夢》的《十毫升的愛情》10ml Love(2012)及改編自《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寶萊塢殉情記》Goliyon Ki Rasleela:Ram Leela(2014)等。

帶著跨國意味的寶萊塢莎劇電影,可說是曾被殖民的印度對於殖民者英國,一種文化上「頂嘴」,用寶萊塢文化來回應英國文化。曾經是電影作曲家的印度導演偉沙.巴度瓦(Vishal Bhardwaj),融合寶萊塢電影美學,把莎劇放在不同的印度社會/政治脈絡,拍出了三部寶萊塢模式的莎劇電影:《馬科布》Maqbool(2003)、《奧卡拉》Omkara(2006)與《海德爾復仇記》Haider(2014)。

《馬科布》  黑幫馬克白

《馬科布》是巴杜瓦「莎劇三部曲」的首作,時空設定在當代印度孟買,充滿權力慾望的黑社會。巴杜瓦結合了莎劇的文學性及當代社會面向,發展出這部「印度教父」版的《馬克白》。

《馬科布》的開場略帶喜劇氛圍:兩個腐敗的警察在玩星座,預言馬科布會當上黑幫老大,掌握大權。貪腐警察顯然是對應原作中的三女巫。他們並說:「只要海不會流到他的家,馬科布就安全無虞。」也對應了三女巫著名的台詞:「只在在勃南森林向他移動時,他才會落敗。」

《馬科布》的開場醞釀了宿命神秘的氛圍,陰暗明亮對比的光影仿若警匪電影的視覺。巴杜瓦維持莎劇原有的架構,卻他把女主角妮米(Nimmi,即馬克白夫人)設定為老教父(鄧肯王)的情婦,馬科布殺人不再是單純的奪權,更是一種慾望犯罪。操弄權勢的妮米正是黑色電影中「致命的女性」(femme fatal)。

片中貪腐警察的預言「只要海不會流到他的家,馬科布就安全無虞。」可說是《馬科布》的神來之筆。馬科布因為走私犯罪而遭到搜索,大批「海」關警察衝進他家。這類警匪激戰雖是陳腔濫調,卻完美演繹了莎劇中「森林移動」的那份危機,以及馬科布/馬克白即將江河日下的恐懼。

《馬科布》是第一部受到國際關注的印度莎劇電影。在接下來的兩部莎劇改編中,導演巴度瓦進一步把視角拉到了印度的國族離散議題,以更精緻的藝術性,實踐寶萊塢電影的傳統,諸如家族聚會、慶典、婚禮、音樂歌舞等等繽紛亮麗的視覺呈現。

《奧卡拉》  北印奧塞羅

《奧塞羅》是個善妒的男人怒殺紅顏的故事。摩爾人奧塞羅的膚色和別人不同,也讓他永遠被孤立在外。巴杜瓦的第二部莎劇電影《奧卡拉》把原劇種族的議題,延伸到他成長的北方邦西區(Western Uttar Pradesh)長久以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紛爭。

游擊隊領袖奧卡拉和黑人大將軍奧塞羅都有身分問題。奧卡拉是半個婆羅門(貴族),他的母親卻是個地位低下的妓女。奧卡拉因此得不到情人朵莉(原劇中的黛絲摩娜)父親的認同。莎劇中父親有一句詞:「看著她,摩爾人,如果你有眼睛。她會欺騙父親,也會欺騙你。」這句詞被改寫成了一首動人的歌曲:「別注意眼睛……眼睛會騙人……它們會在你清醒的時候……催眠你……」這支曲子結束後方才打出電影字幕「奧卡拉」,預言了一個淒美的悲劇。

莎劇《奧塞羅》中諸多戲劇轉折,經由巴度瓦的電影化,呈現了巧妙的精簡。例如奧卡拉/奧塞羅將職位傳給凱蘇/卡西歐,而不傳給藍哥達/伊阿古,此情節用一場印度儀式表達,沒有台詞,而演員的動作眼神,傳遞出了彼此的內在衝突;奧卡拉信任的凱蘇是個嗜酒之徒,在一場寶萊塢歌舞中失態,被藍哥達利用來挑撥他和奧卡拉之間的感情。整部電影都在北方邦西區特異的空間中演出——黃土河流、村莊廟堂、印度慶典、婚禮、寶萊塢歌舞……美麗樸實的北方邦西區,暗藏著莎劇中層層的慾望糾葛。

《海德爾復仇記》  真實歷史中的哈姆雷特

《海德爾復仇記》改編自《哈姆雷特》,以及印度記者巴夏拉.匹爾(Basharat Peer)描述一九九○年代喀什米爾地區恐怖衝突的自傳式回憶錄《宵禁之夜》Curfew Night。當時印度政府為了平息穆斯林分離主義,實施軍法統治 (AFSPA),匹爾的家園被毀,父親被工作對手背叛。古典復仇的故事,被放進了動盪危險的印度歷史。

故事的主角海德爾/哈姆雷特的父親是個醫生,因為提供恐怖分子醫療而遭逮捕失蹤;海德爾回鄉尋找父親失蹤真相,卻發現母親和叔叔關係親密……《哈姆雷特》中每個重要的情節,在這部片裡全部經過時空平移,融入當時軍法統治的社會脈絡,例如莎劇一開始哈姆雷特看到父親鬼魂前來陳訴冤情;電影中的「鬼」變成父親在被監禁時一起被刑求的獄友,逃離監獄後帶著他父親的遺言,前來告知海德爾父親冤死的真相。莎劇中的哈姆雷特裝瘋賣傻,而海德爾獲知真相後,卻剃了一個大光頭,也變得瘋瘋癲癲。羅森格蘭茲及吉爾登斯登變成兩個外型一模一樣的白目推銷員;哈姆雷特為叔叔搬演的戲,變成了一場豪華的婚禮歌舞偶戲。母親/葛楚的行為則被賦予了更深的同情,成為電影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整部片舉目所及都是回教徒裝束的喀什米爾人,四處都是巡邏的武警,舉牌抗議政府的群眾,隨時可見的血腥暴力,以及逼人窒息的政治壓抑。

《海德爾復仇記》可說是莎劇電影的傑作,整部片保留了原作中每一個情節與細節,時間順序及敘事節奏卻經過調整,緊密結合九○年代喀什米爾的動亂歷史。蕩氣迴腸的結局雖然做了些許變動,卻更加強調了莎劇中沉重的復仇主題,以及無可言喻的悲劇張力。這部電影如此撼動人心,除了莎劇的文學本質,導演巴度瓦對於歷史悲天憫人的胸懷,才是這齣電影文本真正的精髓。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