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人連結在一起,《Q&A》傳達人類共通的情感。(台南人劇團 提供)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從失憶開始 一連串的人生問與答

蔡柏璋自編自演《Q&A》 期許為個人創作轉型

《Q&A》由蔡柏璋自編自演,並找來實力劇場演員姚坤君、黃士偉跨刀演出。全劇敘述結構如電影蒙太奇般,回憶和現實流動穿插,時空則隨著主角展開過往人生的追尋,從台北、倫敦到柏林。蔡柏璋說:「人類之間應該有更多共同性存在,我們對很多事情的提問是共同的,所以我一直想寫一個故事把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人連結在一起,傳達人類相通的情感。」

《Q&A》由蔡柏璋自編自演,並找來實力劇場演員姚坤君、黃士偉跨刀演出。全劇敘述結構如電影蒙太奇般,回憶和現實流動穿插,時空則隨著主角展開過往人生的追尋,從台北、倫敦到柏林。蔡柏璋說:「人類之間應該有更多共同性存在,我們對很多事情的提問是共同的,所以我一直想寫一個故事把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人連結在一起,傳達人類相通的情感。」

台南人劇團《Q&A》首部曲

5/15  14:30 

5/15  19:30 

臺南市立文化中心演藝廳

5/22  19:30 

臺中市文化局中山堂

INFO  06-2747605

一名男子在一場車禍中喪失記憶,醒來之後,他不僅誤把撞到他的肇事者,當成自己的女朋友,同時也適應了與父母之間的新關係。但隨著劇情推展,他發現這一切都只是一場謊言,而這時一位自稱他前男友的男子也出現在他的生命裡……。究竟,當一個人失去記憶之後,個性會改變嗎?性傾向會不同嗎?假設失憶之後的你活得更好,你會想戳破虛假的人際關係,找回過去嗎?如果可以重新開始,你會選擇過怎麼樣的人生?台南人劇團新作《Q&A》透過一連串的問與答,要觀眾誠實面對自我當下。

走出純粹鬧劇  試圖深入經營角色

編劇蔡柏璋表示,這齣戲的靈感來自美國影集《第二人生》Samantha Who通常「失憶」是八點檔電視劇拖戲常用的老梗,但在這個影集裡,編劇卻讓主角一開場就失憶,透過這個手法,讓觀眾跟角色一起踏上尋找自我的旅程,發現他的真實人生。從另一方面來說,因為我們對主角一無所知,所以任何情節發生都合理,故事因此可以無限延伸。「劇本草稿在出國(留學)前就寫好,最初設定還是像《K24》一樣,以鬧劇為基調,加入大量即興搞笑的成分;從倫敦回來之後,我發現我不再滿足純粹鬧劇的形式,開始想要處理更深刻的情感,因此我把這齣戲定位為創作的轉型,也是因為走到這個階段,討論的東西會比較嚴肅一點,想看爆笑喜劇的觀眾或許會失望吧。」

導演呂柏伸認為,《Q&A》一方面投射了蔡柏璋個人的生命經驗和創作歷程,包括他和父母、朋友的相處模式,以及到國外唸書所接觸的人事物,都若隱若現地被放到劇本裡頭,如果長期追蹤他部落格的觀眾,對他的轉變一定不覺得意外;一方面是蔡柏璋對自己過去作品的反省。「不管是《K24》或是《木蘭少女》,雖然深受年輕觀眾的喜愛,卻也有意見認為除了好笑,內容稍嫌貧乏空洞;這次,蔡柏璋除保留他一貫擅長的語言節奏和幽默外,更試圖深入經營角色與角色之間的細膩情感和複雜關係,整齣戲悲喜交錯,情緒落差很大,十足考驗觀眾的接受度。」

多次在戲裡處理同志議題,蔡柏璋說,他並沒有強大的企圖要大家認同,因為這是個人的選擇,但期待透過劇場,能讓很多人還不能接受的事情,慢慢地習以為常。「性別議題是我從大學的時期就不斷的搬演和討論的。過去,我會為一些我認為的弱勢族群說話,為一些我堅持的理念說話。然後更大了以後,也就是現階段,我內在突然有了『為什麼我自以為有權利和資格幫別人說話?』的聲音出現。」他發現,越想要區隔當中的異同,越無法跳脫出來,「《Q&A》當然不是一齣同志戲劇,但我想要用這齣戲,帶給這個社會正面力量:『他們並沒有不一樣。』」

姚坤君、黃士偉跨刀  敘述結構如電影蒙太奇

《Q&A》由蔡柏璋自編自演,並找來實力劇場演員姚坤君、黃士偉跨刀演出。全劇敘述結構如電影蒙太奇般,回憶和現實流動穿插,時空則隨著主角展開過往人生的追尋,從台北、倫敦到柏林。蔡柏璋說:「我不希望故事只發生在台北,並不是說場景只有台北就很鳥,而是說人類之間應該有更多共同性存在,我們對很多事情的提問是共同的,所以我一直想寫一個故事把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人連結在一起,傳達人類相通的情感。最後我決定把自己最熟悉的城市『倫敦』和『柏林』寫進戲裡。」

醫院、婚禮宴會廳、美術館的公廁、錄音間、公寓、KTV、倫敦地下鐵,舞台將快速變換跳接十一個場景,為了解決換景的問題,舞台設計將並置寫實和寫意的風格。呂柏伸表示,觀眾將看到一大片的玻璃門區隔上下舞台,下舞台是寫實的生活場景,上舞台則是寫意的空間,呼應不斷交織的追溯過去和當下人生。在音樂上,作曲家王希文融合了大量電音,以刺耳的噪音聲響,象徵著失憶的人雜亂的思緒。

蔡柏璋強調,從前每每碰觸自己不想碰觸的話題,身體就會有自我保護機制,馬上彈開,用一個更大的玩笑來蓋住可能會蔓延的悲傷。去了英國一趟,他說,自己變得更勇敢了。在《Q&A》中,觀眾除了可以看到舞台上那個幽默喜感依舊,表演節奏明快的蔡柏璋,更可以發現他的成長和變化,以及,面對真實自我的勇氣。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蔡柏璋  全方位的七年級劇場人

在七年級的劇場創作者中,蔡柏璋可說是最受矚目的的編導演全才。台大戲劇系第二屆畢業,英國倫敦大學中央演說戲劇學院(Central School of Speech & Drama, University of London)碩士,主修音樂劇。表演作品中,以創作社劇團《嬉戲Who-Ga-Sha-Ga》獲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年度百萬首獎;編導的《K24》是有史以來第一齣影集形式的舞台作品,第一季六集連演六小時,登上國家戲劇院演出。編劇作品《木蘭少女》,更被選為台大戲劇系創系十週年大製作。現任台南人劇團藝術總監、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兼任講師。(廖俊逞)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