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SO復演《托斯卡》,音樂與舞台的精妙搭配,演出成就遠超過十六年前的首演,展現出復演的意義。(林韶安 攝)
音樂

觀NSO復演《托斯卡》

評NSO歌劇音樂會《托斯卡》

相較於二○○二/二○○三的四平八穩,二○一九的NSO《托斯卡》,樂團大開大闔,詮釋著浦契尼扣人心弦的音樂。全劇一開始的斯卡皮亞動機,刺耳狂暴;托斯卡於舞台外喊著Mario首次上場時,音樂頓時如一陣風飄進來的柔美;第三幕開始,清晨羅馬郊外的安靜清爽,NSO奏來皆可圈可點。整體而言,樂團表現不輸國際大團,讓聽者體會到歌劇音樂的奧妙。

相較於二○○二/二○○三的四平八穩,二○一九的NSO《托斯卡》,樂團大開大闔,詮釋著浦契尼扣人心弦的音樂。全劇一開始的斯卡皮亞動機,刺耳狂暴;托斯卡於舞台外喊著Mario首次上場時,音樂頓時如一陣風飄進來的柔美;第三幕開始,清晨羅馬郊外的安靜清爽,NSO奏來皆可圈可點。整體而言,樂團表現不輸國際大團,讓聽者體會到歌劇音樂的奧妙。

NSO歌劇音樂會《托斯卡》

2/22~24  台北 國家音樂廳

二○○二年十二月卅一日,國家交響樂團(NSO)與林懷民合作,以半舞台(semi-stage)形式在國家音樂廳演出浦契尼的《托斯卡》。導演的巧思,讓國家音樂廳的舞台充滿了戲味,打開許多戲劇人的眼界,也開啟NSO之後在同一場地演出的歌劇系列。與國內大部分歌劇製作相同,這個製作於兩天後,二○○三年一月二日,由原班人馬再演一次,之後就封存,只留給當年有幸親臨現場觀賞人士難忘的回憶。(註1在今年兩廳院的TIFA裡,NSO啟封這個製作,復演《托斯卡》。這個十六年後的復演,有著諸多值得思考與觀察之處。

什麼是復演?

歌劇演出一般分為兩種方式,一為定目式(repertory),一為季節式(stagione)。前者係排演好一個製作後,持續多年間隔演出,是絕大多數德語區劇院採用的方式,亦是這些劇院可以每年由九、十月到隔年六、七月,演出幾百日,並上演兩位數的不同歌劇的主因。後者為排演好一個製作後,於一定時間內演出三、五次後下檔,為德語區以外最常見的方式。採用定目式方式經營的劇院,舊戲新排的復演乃是家常便飯,早建立了一定的運作模式;多年下來,一場演出的成本攤平,主要只有人事費,有時還向外輸出,至他處上演。(註2由於國內的歌劇演出主要為(類)季節式,《托斯卡》復演就成了特殊事件。

音樂詮釋

不同於十六年前一組歌者演兩場後,製作下檔,今年NSO的《托斯卡》配備兩組人馬,得以兩組交替,於二月下旬在國家音樂廳連演三天。三月裡,其中一組並於屏東與中壢各演一場,豐富台北以外的歌劇演出。

自二○一○年接掌NSO以來,呂紹嘉細心、耐心地琢磨著樂團,開展出樂團的整體聲響與音樂性。每年一至兩部的歌劇演出,亦讓原本缺乏戲味的NSO,逐漸能在呂紹嘉棒下,奏出歌劇音樂的戲劇張力。相較於二○○二/二○○三的四平八穩,二○一九的NSO《托斯卡》,樂團大開大闔,詮釋著浦契尼扣人心弦的音樂。全劇一開始的斯卡皮亞動機,刺耳狂暴;托斯卡於舞台外喊著Mario首次上場時,音樂頓時如一陣風飄進來的柔美;第三幕開始,清晨羅馬郊外的安靜清爽,NSO奏來皆可圈可點。整體而言,樂團表現不輸國際大團,讓聽者體會到歌劇音樂的奧妙。

兩組歌者表現皆佳,左涵瀛的強勢與林玲慧的溫婉詮釋出不同的托斯卡,卻都能讓人信服。鄭皓允的男高音音色清亮,獨唱時很能發揮,可惜在與他人齊唱時,音量略遜一籌。孔孝誠略帶男中音厚度的音色,在高音區的亮度與游刃有餘,讓人驚訝,後勢可期。蓋洛出場時的氣勢兇猛,不愧是國際級的斯卡皮亞;吳翰衛則還可更上層樓。次要角色全由國人擔綱,表現恰如其分,頗有紅花綠葉之效。第三幕開始的童聲清脆,毫不怯場,亦為演出加分。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