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文業界組織「文化同行」在預算出爐後舉行問卷調查,圖為該活動宣傳意象。(文化同行 提供)
香港

財政預算支持大灣區交流 藝文界憂為人開荒、忽視本土

新年度香港財政預算案公布,可見政府在許多地方投入資源,文化界亦然,但就內容看來是在原來的資助框架下投入資源,但對外在環境的問題與困境卻是助益有限;另方面,預算中有一億四千萬撥款支持表演團隊及藝術家到大灣區交流,「大灣區」指由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等多個城市組成的城市群,在藝文業界組織「文化同行」的意見調查中,不少人對此存有在隱憂,更擔心創作受限。

新年度香港財政預算案公布,可見政府在許多地方投入資源,文化界亦然,但就內容看來是在原來的資助框架下投入資源,但對外在環境的問題與困境卻是助益有限;另方面,預算中有一億四千萬撥款支持表演團隊及藝術家到大灣區交流,「大灣區」指由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等多個城市組成的城市群,在藝文業界組織「文化同行」的意見調查中,不少人對此存有在隱憂,更擔心創作受限。

香港特區政府早前公布二○一八/一九年度財政預算案,財神爺在很多地方都投入更多資源,雖然難以處處盡如人意,但今年投放在文化界的資源,也的確讓不少業界朋友特別關注,常常說「不足」同時也沒有必然的承諾,今年財源滾滾讓大家也似乎滿懷期待。

在原來資助框架下  投入資源

不過從預算案所提出的內容看來,是在原來的資助框架下去投入資源,對一些在原來框架下已經擁有一定資源的團隊來說當然是歡迎的。如以「每年增撥五千五百萬元,支援九個主要演藝團體、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的中小型藝團,以及增加康文署場地夥伴計畫下中小藝團的資源」作為支援藝團和藝術工作者的策略。事實上這個餅看似是多,但分起上來還只是餅碎,同時相對缺乏資源的中小型團隊亦未必會分得最多,他們長年為資源掙扎的處境由很多因素造成:包括獨立場地發展疲弱、節目數量多而觀眾不足、藝術工作者薪酬低等等。

這些核心的問題不是在原來的資助框架下增加一點資源就可解決,是業界之間在依賴這些資源的同時,資助以外的環境是否有足夠的條件和空間,讓團隊及其作品可以找到市場和獨立營運的可能性,這需要長遠與策略性的思考,相對來說,增加現有框架的資源就相對省力,也皆大歡喜。另一方面,向香港藝術節協會這個有四十六年歷史同時相對有條件爭取商業和私人支持的機構增撥四千萬元,「以支持藝術節委約本地藝團和藝術家創作和演出」,和以兩千萬元擴展其實極需要檢視的社區文化大使計畫,也是政府相當「便捷」的做法;劇場工作者要獨立找到生存的條件其實更不容易,在香港這個邊緣城市,生存上的自主性其實牽涉到更複雜的創作自主問題。

同時,就場地這一點,在預算案中也可看見,大量硬體的落成將會是未來會面對的問題,政府在投入更多建設場地的同時,也未必同時為民間或另類場地的發展鬆綁;政府場地的規則局限著表演團隊和作品的發展,未來業界更只能傾向在官方場地演出。誠然,香港場地是過多、過少或分布都是要研究的課題,另外,則也須思考場地性格的建立與其用途的重點。

贊助大灣區交流  存在隱憂

不過引起藝文業界組織「文化同行」更關注的是文化交流的資源,其中有一億四千萬是撥款支持表演團隊及藝術家到大灣區交流,「大灣區」是指由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惠州和江門組成的城市群。「文化同行」在預算案公布後,隨即進行網上問卷調查,數天有超過八十位跨界文化工作者回覆,八成表示「近八成回應者指未有計畫到大灣區發展」,也擔心遭到政治審查,可見這個開荒計畫對部分業界人士來說存在隱憂,也有人認為為何不是先發展本土文化而要為他人作嫁衣裳。目前業界對大灣區的了解也誠然不多,當地文化建設、觀眾版圖和參與藝術活動的集性也沒有相應的研究,加上交流撥款比例之大,另人懷疑「是政治決定」;不過,香港本土觀眾版圖的開拓,也是必須要面對的議題。業界的掙扎與取捨,看起來並不容易。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