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雅玲
焦點專題 Focus 生生不息「新點子」 表演創意實驗場

過來人這麼說……

在黑盒子裡,曾拋出新點子的他們

走過卅年,兩廳院的實驗劇場,曾經以「實驗」、「海闊天空」、「新點子」等系列名稱,讓許多表演藝術工作者展現才華、實現創意,他們曾是不畏虎的初生之犢,可能就是在這黑盒子裡起步,開展日後的劇場生涯。本刊特邀四位曾參與的劇場工作者,分享他們的回憶,與對此實驗系列的想法。

走過卅年,兩廳院的實驗劇場,曾經以「實驗」、「海闊天空」、「新點子」等系列名稱,讓許多表演藝術工作者展現才華、實現創意,他們曾是不畏虎的初生之犢,可能就是在這黑盒子裡起步,開展日後的劇場生涯。本刊特邀四位曾參與的劇場工作者,分享他們的回憶,與對此實驗系列的想法。

彭雅玲

1988  實驗劇場系列《搖.滾伊底帕斯王》編導

1992  實驗劇展,方圓劇場《荒野之狼》導演

1993  實驗劇展,方圓劇場《尋找美鳳》編導

1997  海闊天空劇展,歡喜扮戲團《台灣查埔人的故事:台灣告白(三)》製作、編導

2002  兩廳院十五周年歡慶系列:寶島地震帶實驗劇展,歡喜扮戲團《鹽巴與味素》導演

2004  新點子劇展,歡喜扮戲團《看不見的朋友》編導

一九八八年便參與第一次「實驗劇展」的劇場編導彭雅玲,而後也與方圓劇場、歡喜扮戲團等夥伴,共五度參與每一次不同階段的劇展系列(從實驗劇展、海闊天空到新點子劇展等)。她自陳,當時的劇場工作是一邊摸索、一邊學習、一邊「做做看」的草創階段,彭雅玲說:「那時候資訊很少,看到一點點國外的演出介紹、圖片影像,就覺得受到無比啟發,那我們也來做點什麼!」社會環境、教育資源雖已和如今大相逕庭,但她仍覺得,創作者或許還是應該抱持著那一絲「不知道對錯、不在乎票房」的心態,「才是實驗劇場的原創精神。」她也笑說,其實實驗劇展的作品,大致上都是「被罵」居多,但每年再次回訪的觀眾,也都像是抱著一種來看你實驗,而且「準備好要被創作者挑戰」的態度。

彭雅玲也分享自己對於創作實驗的想法:「對於實驗這件事,我覺得還有很多可以做。現在的聲光技術很多,但我覺得在劇場裡,最珍貴的還是『人』。」如同最近正忙著在桃園與苗栗兩地社區編排五月的《客庄遠足記》,嘗試結合音樂表演、在地民眾及客庄農村的生活空間——她也以此為例,說明一直以來的理想:「實驗可以是形式,形式也可以成為內容;但是人這個元素,永遠是最根本的——人跟人的連結,只能在這裡發生——我很想要做跟人有關係的作品,會讓人『有感覺』的演出。」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林人中

2013  新點子劇展「一代粉絲」策展

二○一三年新點子劇展邀請林人中擔任策展人,提出策展構思,執行概念、發展論述。當時,林人中選擇以日本為對象,希望處理殖民這個課題:「日本文化對於此前一輩的來說,代表的可能是歷史的、是政治的;對於我們一九八○後出生的這個世代而言,卻有一種特別的意義——更多的是關於『大眾文化』的討論。」林人中說,當日本文化成為成長認同的產物時,我們如何回過頭來看自己?

當時,林人中也向兩廳院提議,既然是策展人,他希望能自己「全包」:不僅要找出兩廳院可以認同的創作團隊,也「這些創作者都是要為這個主題產出全新的作品,我認為我也對於這個藝術創作的生產過程,具有責任。」不是訂下主題,任大家自由發揮;也非引導監督的顧問角色,而是真正成為「跟他們對話的人」。提到「新點子實驗場」的更名,作為策展人的林人中其實更在意「實驗場」的部分,他也思考新版本的新點子,可以在哪些部分,積極著手「實驗」:「我覺得是『媒材』、『時間』、『空間』上的實驗。」譬如,邀請劇場創作者利用其他媒材,製作不同於過往框架的作品;或在時間上,脫離一般演出節目的既定場次;而在空間上,也可持續思考,如何能再利用或不用這個黑盒子裡的既有空間規則。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