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如果你曾經造訪法國的亞維儂藝術節,你就會發現在傳統的鏡框舞台之外,原來還有這麼多演出空間的可能!亞維儂號稱法國普羅旺斯省的第一大城,卻是一個徒步走完一圈僅須一小時的彈丸之地,城內幾乎沒有正規劇場建築。以一個藝術節而言,亞維儂並無先天條件的優勢,然而它卻另闢蹊徑,在古典的教皇宮中庭、城內古蹟、學校、廣場、教堂、倉庫、花園、私人住宅,甚至耗資百萬法郎開發了城外的石礦區表演場,不管是官方或外圍的節目,幾乎百分之八十的演出都在臨時闢設的場地演出,空間解放了,創作者的想樣力也跟著解放了。

其實,戲劇起源於慶典,回溯西方劇場史,從古希臘劇場,伊莉莎白時期的露天舞台,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市集劇場,絕大部分的演出都在開放空間上演,帶有全民共享的狂歡氣氛。十九世紀,市民階級崛起,源自義大利的鏡框式劇院取而代之,成了劇場形式的主流,表演藝術從此圈限在特定族群的審美品味,脫離了普羅大眾的生活。直到上個世紀的六○年代,在前衛運動風潮的帶動下,走出鏡框劇場的演出,被視為是藝術在社會之中的政治行動,象徵著對主流價值與體系的反動,「環境劇場」的觀念於焉興起。

在台灣,現代劇場一路發展,從早期因表演空間數量與類型不足,而產生的非制式舞台空間的演出,到如今,成為創作者探索美學形式的判斷選擇,「環境劇場」亦是國內表演藝術生態的多元面貌之一。特別是近十年,愈來愈多製作打破了場域限制,重新定位觀演關係,例如河床劇團的「開房間計畫」、再拒劇團的「公寓聯展」、飛人集社的「超親密小戲節」,官方主辦的臺北藝穗節、臺南藝術節等,不無可能的演出空間,激發了想像的無所不能,創造出觀眾與表演相遇的無限可能性。

今年,兩廳院的國際劇場藝術節,首度邀請觀眾走出劇院舞台,讓表演遍地開花,體驗實境舞台的真實感動。希臘導演狄奧多羅斯.特爾左布勒斯與台灣演員合作,在戶外廣場重現希臘經典悲劇《酒神的女信徒》;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運用板橋435藝文特區,結合地景、行動、裝置藝術和影像,打造《夢外之境》;曾征戰台北華山酒廠、淡水滬尾砲台、殼牌倉庫、台南億載金城、高雄旗津砲台等古蹟的金枝演社,這次將在戶外停車場,搬演《伊底帕斯王》。

本月特別企畫將帶領讀者爬梳國內外環境劇場的生成與發展脈絡,引介專擅環境劇場演出、最具代表性的歐陸與日本團隊。同時,搶先預報國際劇場藝術節的戶外演出節目,專訪創作者們,一探他們對表演空間之於作品形式的思考。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