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武康(Yi Ching Juan 攝)
焦點專題 Focus 離開排練場的編舞家

陳武康 東南亞之旅 傳統與身體的撞激

再怎麼「乾淨」,也避不掉文化的痕跡。或許是東南亞古典舞種種的文化內涵讓他看到更廣的世界,也或許是從他者身上照望到自身,到東南亞走一遭後,陳武康覺得自己「打更開了」,也漸漸地不再掙扎與執著:「我現在覺得,如果把傳統理解成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一種身體經驗的歷史,那即便我周遭的文化,跟我喜歡的東西,可能不是同一件事,但當興趣變成生活的一部分,那些養分也會留在我的身體裡面,就也成為了我的一部分。」

再怎麼「乾淨」,也避不掉文化的痕跡。或許是東南亞古典舞種種的文化內涵讓他看到更廣的世界,也或許是從他者身上照望到自身,到東南亞走一遭後,陳武康覺得自己「打更開了」,也漸漸地不再掙扎與執著:「我現在覺得,如果把傳統理解成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一種身體經驗的歷史,那即便我周遭的文化,跟我喜歡的東西,可能不是同一件事,但當興趣變成生活的一部分,那些養分也會留在我的身體裡面,就也成為了我的一部分。」

驫舞劇場|皮歇.克朗淳 X 陳武康《半身相》

5/25  20:00   5/26~27  15:00 

新北市 淡水雲門劇場

INFO  02-29674495

一到排練場時,陳武康跟著皮歇.克朗淳(Pichet Klunchun)分別在暖身準備整排,皮歇穿著小叮噹白T,帶著大大的黑色耳罩式耳機,靜坐,陳武康則在打太極、做瑜珈。日本策展人來訪、戲劇顧問鄧富權到場、製作團隊忙裡忙外……每次人進人出的寒暄問候,多國語言的頻道就開始自動切換,從巡演事宜聊到媽祖生日,從日本駐村聊到附近廟宇,從聲響質地聊到初一拜拜;如果說各種傳統跟各種當代是如何交織在兩人的生活裡,也許,就是在這平淡無奇的日常切片裡。

跟著皮歇.克朗淳  深入東南亞諸國傳統

去年,陳武康跟著皮歇繞了一圈東南亞:泰國、寮國、緬甸、印尼,分別拜訪了當地的古典舞大師,也走訪各地的歷史遺跡,為明年的「打開羅摩衍那的身體史詩」三年計畫(2017-2019),做初步的實地調查。無論是柬埔寨紅色高棉的血腥歷史,泰柬長久以來複雜糾葛的戰爭,緬甸對於傳統即將消逝的危機感,或是認為當代與傳統並無分隔的印尼傳統舞大師,每個國家所具有的獨特色彩,以及當地人民對歷史的熟悉和熱忱,與對國家的強烈榮耀感,都震懾著他:「最誇張的是蒲甘有個導遊,他在講古蹟歷史時,我數度以為是釋迦牟尼佛下來跟我說法!」

另一個令他相當著迷的,則是古典舞大師們的「召喚本領」:「他們講古時,那些廿、卅年前的場景,好像都瞬間在你眼前重現!」大師們的風範與知識,讓他在認識東南亞時更加立體:「老實說,我去之前看資料的時候,常常會覺得沒有連結,但跟大師見面聊天後,再看到那些古蹟,就會『喔!原來!』回去查資料又會『喔!原來!』一路就一直這樣『喔!原來!』,尤其是聽大師講完,再親眼看到牆壁上那些東西,就會『嗯!我懂!!』」

的確,比起二○一六年剛與皮歇結束《身體的傳統》交流計畫的陳武康,尚熱中於運用東南亞古典舞中三角形、正方形等原則來即興,現在的他,對「傳統」的認識顯然已不再只有動作,而更深入到古典舞的內部:「一開始跟皮歇合作,是被他身上有股很穩定的氣質吸引,當時以為學傳統舞蹈的人,都會有這麼穩定的氣。後來合作後才發現根本不是!傳統裡面也有很多的衝突、質疑與掙扎。」他提及,柬埔寨、泰國跟緬甸都面臨古典舞如何重新找回觀眾的問題,畢竟過往與神王信仰緊密連接的宮廷舞,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早已脫離皇室,市場,已成為攸關生存的命題。傳統要如何跟社會接軌、傳統的界線要怎麼守護,都成為古典舞世界中的焦慮:「不過他們覺得也沒辦法,還是只能找到對的人,把這個傳統傳下去。」

看來應對的方法,還是在於傳承,而非改造、創新,因為挑選對的人、對的時間,對東南亞古典舞來說,很重要:「古典舞的傳承方式是,老師不會一開始就告訴你全部,而要等你到達一個程度,他才要跟你說,因為如果你還沒到,你的理解就會是不全然的。」在《半身相》裡,陳武康與皮歇也藉由敘說泰國箜舞的傳承方式,強調了這一點:箜舞的傳承過程是極度秘密的,不只須由大師慎重挑選人選,還須經國王的認可,被傳承者也只有三次機會學舞:大師跳、大師帶著跳、被傳承者跳,三次結束,傳承即完成。但是,如果,假設:「最後那個人記不起來、或記錯了呢?」

志工的真心話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