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一九八七年,兩廳院落成,是台灣第一座國家級的表演場館。卅年後,隨著臺中國家歌劇院的正式營運和即將落成的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長期南北傾斜、僧多粥少的表演藝術生態,即將重新翻轉。再加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臺灣戲曲中心,台灣將新增四座擁有千人席次的劇院,總座位大增近一萬四千個。面對大劇院時代的來臨,場館與場館、場館與團隊、場館與觀眾的關係,都將全面改寫,我們如何勾勒大劇院時代的新藍圖?

以場館之間的互動而言,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與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是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轄下的三場館,在「一法人多館所」的組織架構下,除了要「異中求同」,尋求合作機制,共同把表演藝術市場的餅做大,同時必須「同中存異」,兼顧在地觀點,塑造場館的品牌特色。相較於資源豐沛的大劇院,中小型劇場如何自我定位?個性鮮明,更顯重要,像是新北藝文中心以音樂劇為重心,水源劇場提供長銷式節目演出,牯嶺街小劇場的亞洲串連,各擁有明確的發展策略。

劇院多了,節目需求量大了,表演團隊與場館的關係更形緊密,合作模式將有別於過去:委託製作、共同製作,甚至串連多地劇場、以連鎖院線的方式進行簽約、執行巡迴,都會因大劇院時代而生。例如,「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場館共同製作計畫」即是北中南三場館串連,以千萬製作費徵求國內團隊共製作品。值得思考的是,因應新場館的舞台規格與觀眾席次,未來勢必有更多大型製作的產生。然而,躍上大舞台對國內創作者而言,是一展身手還是被迫「升級」、「長大」?

觀眾在哪裡,是大劇院一開門,就得面對的問題。以往,演出集中在北部,要看表演得「北上」;如今,演出北中南遍地開花,造成了觀眾南北流動的現象。表演藝術板塊位移,票房是否也跟著分散?對表演藝術重度觀眾而言,票價加上交通、住宿都是成本,觀賞節目更得精挑細選。如何吸引更多觀眾走入劇院,考驗劇院經營的能力,深耕在地、加強地方連結並且開發觀眾,雖非一蹴可及,卻是長遠之計。

本期特別企畫,邀請場館管理者、團隊經營者、創作者,共同針對大劇院時代提出他們的建言與想像。同時以擁有百年歷史的英國劇場為對照,從教育、文化地標、永續環境等面向,梳理劇院的社會責任。而邁入卅周年的兩廳院,在新場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當下,如何迎向新的挑戰?本刊也特於國家兩廳院邁向卅歲生日之際,專訪藝術總監李惠美,提出她對兩廳院下一個十年的新願景。

當劇場遇上魔術,打開故事的可能廣告圖片
秋天藝術節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