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表演藝術》電子報 2025年07月30日

如無法順利瀏覽內容,請按此處

藝號人物

非線性詮釋童話經典 述說女性成長經驗

以色列旅英編舞家雅絲敏.瓦迪蒙

「當我看到愛麗絲從兒童變成青少女,她的身體在改變,開始會質疑自己的身分,思考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時,我找到了自己與愛麗絲的共通點。」雅絲敏.瓦迪蒙選擇將個人經驗帶進改編的文本,代入自己曾經走過的青春期困惑與掙扎,將愛麗絲化為一個正逢青春期變化的少女,探討這樣的愛麗絲,會如何面對身分認同、關係的理解,從而展開自我力量的探尋。


閱讀文章


音樂

鋼琴家林易邀集好友

TSO以協奏曲與室內樂共譜夏日音樂篇章

鋼琴家林易曾獲得魯賓斯坦國際鋼琴比賽銀獎,13歲即與紐約愛樂樂團合作。近年在卡內基音樂廳主廳首演柴科夫斯基鋼琴協奏曲,獲《New York Times》讚譽:「完美無瑕的表達,有著令人驚嘆的音色和精妙絕倫的力度、色彩變化。」受邀擔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駐團藝術家的他,為樂團規劃了「夏日音樂漫步」系列,以「青年音樂家.好朋友」為主題,為夏日音樂舞台注入清新活力。




威廉.佛塞重返昔日舞團 法蘭克福

威廉.佛塞重返昔日舞團

《娛樂未滿》新作疊合30年創作經典元素

佛塞是以過去舞作的元素作為新作品的即興架構,並將詮釋的自由留給舞者。在沒有音樂也沒有布景的舞台上,舞者必須全神貫注地保持客觀,觀察彼此的呼吸,尋求在每個精確的時間點上彼此一致或參差的動作節奏。舞作裡的時間以數學分析般的方式被解構,舞者的動作也從古典芭蕾的脈絡中被對位法解構,卻又精準地以極簡的方式重新呈現在舞台上。




埃利亞松的藝術與其感知的那些事 藝@展覽

埃利亞松的藝術與其感知的那些事

奧拉弗.埃利亞松個展「你的好奇旅程」

為了讓觀者接收、感知和體驗,埃利亞松的作品是經過縝密的「設計」而成,它們有些共通性:一是他常以大自然、幾何造型、日常物件等作為呈現,由此出發,容易引起共鳴。關照觀者的體驗,可視為埃利亞松創作的一項特質,也反映在看似高科技藝術的外表下,實則是運用光學、物理學、色彩學等原理,觀者只消具備粗淺的科普知識便能看出端倪。




戲曲

台法共製《公主與她的魔法扇》

科技語彙與傳統戲曲共譜新樣貌

台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與法國里昂新一代劇院共同製作的《公主與她的魔法扇》,以傳統戲曲功底融合法國全像影像劇場科技,再配上臺灣國樂團的電影級配樂,以跨國、跨界、跨文化等大膽跨越呈現全新面貌。


音樂

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

年度合唱盛事開幕

將在宜蘭演藝廳及台北國家音樂廳,世界首演斯洛維尼亞作曲家裘比《詩篇清唱劇》為節慶揭幕外、也將邀請駐節指揮豪勒隆率領400人陣容,演出古森斯改編的大編制管弦版韓德爾《彌賽亞》(選曲)。




分隔線

看更多

分隔線
項目圖示 評《一個皇帝在南洋》神話卷軸推展開的雙重偶戲敘事
項目圖示 評《排彎動物園》重回NaLuWan
項目圖示 金獎獎金120萬 「第4屆桃園科技表演藝術獎」徵件中
項目圖示 梵志登率長榮交響樂團赴吉隆坡巡演 展現樂團專業實力與企圖心



PAR表演藝術LOGO

PAR官網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Facebook圖示   Line圖示   轉寄給朋友   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