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表演藝術》電子報 2025年08月20日

如無法順利瀏覽內容,請按此處

舞蹈

讓身體釋放歷史的記憶

《從指尖開始》用技術包裹童趣

一段致敬美國先驅舞蹈家洛伊.富勒的獨舞如盤古開天闢地般地揭起序幕,緊接著真實火光與微型史前洞穴在景深之處慢慢出現,隨著配樂的暗示與精緻的微型建築空間流暢切換,觀眾逐一跟著無輪廓、無性別的手部生物,夢境似地走過競技場、小酒館、社交場、集中營、滑板與街舞聖地,隨之產生連結的是影史與表演藝術裡的經典場景。


閱讀文章


音樂

從西區、百老匯到台北

音樂劇明星「重聚」獻唱經典歌曲

卡利姆盧曾在《歌劇魅影》中飾演魅影,是該劇歷史上最年輕的飾演者之一,也被譽為「情感最飽滿、最搖滾感」的魅影之一。隨後他並在續作《愛無止盡》中擔任全球首演的男主角。他的詮釋贏得來自觀眾與評論界的廣泛肯定。


戲曲

浪漫經典大戲再現兩廳院

明華園戲劇總團《界牌關傳說》

由國家文藝獎得主、明華園首席編導陳勝國於32年前創作的經典劇作,將於9月重返國家戲劇院舞台,由無敵小生孫翠鳳領銜,攜手明華園家族新生代演員共同演出,這齣歷久彌新的愛情史詩,將再度撼動劇場觀眾的心。




分隔線


立即投稿



分隔線
另一種聲音

劇場太乾淨了。

瓦旦.督喜 混濁時刻,重見生命的光

瓦旦近年開始全新舞蹈作品《最後的隧道》,並於其中重新思考他與太魯閣語之間的關係。「我覺得,語言有點像是土。」瓦旦說,翻土的時候,新的土往底下沒入、舊的土被翻新見光,來回反覆,新舊交融,其間必然會出現縫隙孔洞,對瓦旦來說,他正在以身體轉譯,表現語言的另一種狀態,一面試圖貼近、一面重新思考差異。




日常,並非理所當然。 另一種聲音

日常,並非理所當然。

李劭婕 以詩與戲重寫自己

在未成為演員之前,李劭婕就頻繁地看書。成年以後更有意識地把閱讀排進日常生活的行程之中。她說:「我不太追劇,但若有時間,就一定拿書出來看。閱讀對我來說比較像是一個登出的狀態,可以什麼都不想,完全把自己浸泡在字裡行間。」可是那樣的她,真的開始寫作時,經常有一種冒牌者的心虛感。特別是獲得文化部補助之初。




原來,我不必成為別人。 另一種聲音

原來,我不必成為別人。

曾伯豪 用聲音長出土地的記憶

曾伯豪之於台灣劇場,應是一種嶄新的存在。在阮劇團的《鬼地方》是音樂設計及出演者,並不被歸類於演員,也不受限於僅僅是音樂演奏者的角色。而在何曉玫舞團的《林投姐,妳叫什麼名字?》,他所扮演的說書人且唱且說,同時擔任引路人的角色。曾伯豪與劇場的關係經常如此,不被任何符號定義,不被任何概念束縛。




專欄

流派應該是一渠活水

温宇航

我替他分析一下吧,演員:普通從業者;著名演員:唱的還不錯,有點成績的從業者;藝術家:有創作作品的優秀從業者;著名藝術家:以創作作品成名成家的從業者。朱先生說,沒有創作作品就稱不上藝術家,只能叫演員。


專欄

我坎坷的中文自學之路

櫻井弘二

在一次很嚴肅的提案會議結束後,太太抬起一隻手問我:「你叫這個是什麼?」我說:「手手啊!」她憋笑了幾秒才跟我說,「是『手』,一個字就好,手手只用在跟小朋友或是狗狗貓咪才這樣說的……」這對我來說真是晴天霹靂。




上海

正版演出遭冒牌山寨

市場因素助長荒誕劇

山寨戲劇的套路早已形成標準化流水線。從劇名到宣傳片,從座位圖到現場話術,每個環節都透著「精准收割」的算計。技術升級更讓山寨行為「如虎添翼」。短視頻平台的病毒式傳播,讓盜版宣傳能在一夜之間覆蓋三四線城市。


  香港

藝術發展局資助公布

有保留有刪減讓藝團面臨挑戰

香港藝術發展局在2025年初公布修訂資助政策,為了加強藝術團隊的流動性與讓更多藝術家受惠,除了取消年度的3年資助,本來只有獲資助藝團能申請的額外資助計畫也取消,所有藝團都需在計畫資助的「大海」內碰運氣。




分隔線

看更多

分隔線
項目圖示 評台南人劇團《愛情生活》攻受版 第四面牆內外的愛情
項目圖示 華語金曲點唱機音樂劇《九月啊九月》重現青春樂團夢
項目圖示 「苗北初心.藝路風清」苗北藝術節十月啟航



PAR表演藝術LOGO

PAR官網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Facebook圖示   Line圖示   轉寄給朋友   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