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苗北藝術節將於10月初至12月底盛大展開,以「苗北初心.藝路風清」為年度主題,顯示的既是對苗北藝文中心走過歷程的回顧,也是對未來的承諾,持續成為一個既有深度,又能讓民眾親近的城市藝文場域。
2025/10/3~2025/12/28
苗北藝文中心展覽室
2025/10/18 14:30
苗北藝文中心演藝廳
2025苗北藝術節「奧登薩默,魏靖儀與國臺交」NTSO交響音樂會
2025/10/26 14:30
苗北藝文中心演藝廳
2025/12/5 19:30
苗北藝文中心演藝廳
2025苗北藝術節 從巴黎到好萊塢—亞歷山大.戴斯培與TSO
2025/12/7 14:30
苗北藝文中心演藝廳
2025/12/13 15:00
苗北藝文中心演藝廳
2025/12/28 14:30
苗北藝文中心演藝廳
今年藝術節共有「大師風華」、「經典劇作」、「經典交響」、「經典名家」4大主題,包含7檔展演及4場專題講座,邀請國際藝術巨匠、國內3大樂團與在地藝術家共襄盛舉,打造橫跨音樂、戲劇與視覺藝術的年度文化盛宴。
南島記憶的熱力視界
在「大師風華」系列中,由旅居巴黎的藝術家吳炫三策劃的「熾熱南島——吳炫三特展」將在10月初至12月底登場,以南島農村記憶為主題,展出多件大小型的繪畫與雕塑。他以苗栗特有的元素藺草等生活材料,轉化成充滿土地氣息的藝術語彙,呈現獨有的台灣風格。吳炫三感性地說:「林佳瑩總監帶我參觀苗北,讓我覺得像回家一樣。我希望這些作品,能讓大家看到南島的熱力與溫度。」
在地故事與人生啟示
兩場「經典劇作」分別在10月及11月演出。首先是朱宗慶打擊樂團《泥巴》,以苗栗蘆竹湳陶瓷企業家的奮鬥故事為藍本,結合陶藝與擊樂,跨界詮釋「家」與土地的深刻情感;2019 年首演後獲熱烈回響,但由於朱團兩年前經歷火災,所有相關道具服裝等全數焚燬,因此樂團決定大幅重建與調整。這次的全新版本更添象徵與力量,團長吳思珊表示:「這次改版的《泥巴》是獻給苗北的全新禮物,不管您是否看過,都一定要來感受它的全新生命。」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也將在12月初於苗北藝術中心重新搬演,改編自印度寶萊塢同名電影,為該片全球首部授權中文版音樂劇。劇情圍繞教育、社會期待與自我追尋,尤其導演梁志民引用劇中台詞:「人生不要當拼裝車,要找回自己的原廠設定。」點出作品與觀眾的心靈共鳴。

三大樂團的美麗約定
「經典交響」系列中,首先上場的是10月下旬的「奧登薩默、魏靖儀與國臺交」音樂會,由柏林愛樂單簧管首席轉型指揮的奧登薩默(Andreas Ottensamer)首次帶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登台,攜手伊莉莎白女王國際音樂大賽冠軍小提琴家魏靖儀,演繹蓋西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孟德爾頌《E 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以及聖桑《管風琴》交響曲第3號。為了這場音樂會,特別將電子管風琴運到苗北,讓樂迷得以聽見這部巨作的完整風貌。
接著則是12月上旬「從巴黎到好萊塢——亞歷山大.戴斯培與 TSO」音樂會,兩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得主、電影配樂大師亞歷山大.戴斯培(Alexandre Desplat)將首度來台,親自指揮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出,曲目包含《班傑明的奇幻旅程》、《水底情深》、《色,戒》、《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組曲》、《模仿遊戲》以及魏斯.安德森組曲《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等等,透過音樂帶觀眾重返經典電影場景。
壓軸的「葛拉夫、卡瓦科斯與 NSO《輝煌.交響》」,為奧地利指揮家漢斯.葛拉夫(Hans Graf)與被《紐約時報》評為「小提琴家眼中真正的小提琴家」卡瓦科斯(Leonidas Kavakos),攜手國家交響樂團,獻上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與拉赫瑪尼諾夫第3號交響曲,呈現浪漫主義的極致光輝。

苗北獨家限定的室內樂火花
「經典名家」系列則是12月下旬演出的「周善祥與首席四重奏」,被《南德日報》盛讚為「音樂奇才」的鋼琴家周善祥,將與小提琴家李宜錦、杜沁澐,中提琴家趙怡雯,大提琴家歐陽伶宜組成的「首席四重奏」,帶來鮑羅定c小調鋼琴五重奏,以及周善祥親自創作、世界首演的四首前奏曲(給鋼琴五重奏)。這場演出為全台唯一場次,獨家限定在苗北舉行。
主辦單位也特別規劃了節目指南講座,以為觀眾提前開啟藝術視野。4場專題講座分別邀請到黃堃儼、徐鵬博、吳炫三、梁志民主講,分別從音樂、藝術、劇場等面向,深入解讀藝術節節目內容,讓觀眾提前建立欣賞脈絡,走進一條「溫暖輕鬆的藝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