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总编辑的话 Editorial
专栏 Columns
- 平心而论
- A Bigger Picture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编辑精选 PAR Choice
TSO精选 TSO Choice
艺号人物 People
- 日本合唱指挥暨作曲家松下耕 让歌声响起 飞越世间藩篱 / 文字 刘马利 日文翻译 蔡玛莉、陈盈如 / 28
- 精采文章试阅 德国假声男高音安德瑞斯.修尔 重温莎士比亚时代的美丽与哀愁 / 文字 邱秀颖 / 32
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精采文章试阅 K-MUSICAL IS RISING! 韩潮音乐剧浪 重装登台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38
- 全球第三大音乐剧市场 热辣丰富类型多元 韩国的音乐剧发展简史 / 文字 王仁芳 / 40
- 授权、原创互助成长 「亚洲百老汇」蓬勃成熟 韩国音乐剧现场观察 / 文字 张芯慈 / 42
- 表演重镇之一 首尔大学路 剧场聚集区 与表演轻松相遇 / 文字 陈茂康 / 46
- 表演重镇之二 大邱国际音乐剧节 亚洲唯一的音乐剧庆典 / 文字 张芯慈 / 50
- 精采文章试阅 敲开各式表演的门 跨越国界「吴」德薇格 专访《摇滚芭比》韩语版主角吴万石 / 文字 陈茂康 口译 杨尔宁 / 52
- 精采文章试阅 不求回报的付出 重回纯粹炽热的文学年代 / 文字 陈茂康 口译 徐景涵、杨尔宁 / 56
- 《光的来信》编剧 韩在恩:想看的题材没人写,就自己来当编剧吧! / 文字 陈茂康 口译 徐景涵、杨尔宁 / 58
- 《光的来信》导演 金泰亨:用各种不同方式,讲没人说过的故事 / 文字 陈茂康 口译 徐景涵、杨尔宁 / 60
- 从舞台剧到音乐剧 从推理查案到描绘人生 访导演徐在亨、剧作家韩 A-Reum谈《王世子失踪事件》 / 文字 陈茂康 口译 徐景涵 / 62
企画特辑 Special
即将上场 Preview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 精采文章试阅 随著《帕西法尔》,拥抱华格纳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78
- 从骑士文学到剧院圣仪庆典剧 华格纳酝酿卅多年 《帕西法尔》传达艺术宗教理念 / 文字 罗基敏 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 / 80
- 剧院「圣殿」之中 动人的音乐仪典 华格纳的艺术宗教实践 / 文字 罗基敏 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 / 84
- 「纯洁傻子」的圣杯奇遇记 《帕西法尔》剧情概要 / 文字 罗基敏 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 / 86
- 因作曲家而名扬世界的可爱小城 造访「拜鲁特音乐节」 朝圣华格纳之旅 / 文字 吴孟珊 / 90
- 德国男高音威尔.哈特曼 我用我的过去打动你 / 文字 吴毓庭 / 96
- 精采文章试阅 华格纳的歌剧「绝响」 在国家音乐厅纯粹聆听 NSO歌剧音乐会《帕西法尔》 / 文字 李秋玫 / 100
演出评论 Review
回想与回响 Echo
企画特辑 Special
聚光灯下 In the Spotlight
话题追踪 Follow-ups
- 精采文章试阅 多焦点的回探与思索 未停歇之众声喧哗 「台湾当代剧场发展轨迹四十年论坛」侧记 / 文字 吴岳霖、吴政翰 / 112
- 谁是典范?如何转移? 当代剧场史讨论再起 记「兰陵40之后XX台湾戏剧/剧场(史)研究再开」讨论会 / 文字 张敦智 / 117
- 现代剧院蜂拥而起 蓬勃乱局中愈趋专业 中国演艺生态观察(三)剧场与剧场管理 / 文字 徐昭宇 / 120
- 欧洲剧场研究与资料中心考察记(四) 「不收集」的资料中心 协助支援的专业平台 比利时Het Firmament专业支援中心 / 文字 陈国慧 香港剧评人 / 123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 精采文章试阅 以叙事的身体 重探爱情故事背后的女性议题 英国国家芭蕾舞团与阿喀郎.汗的《吉赛尔》 / 文字 林农 / 126
- 真实的建构与解构 香港艺术节《深夜小狗神秘习题》《美国独立宣言之幸福大作战》 / 文字 吴政翰 台大戏剧系及台北艺术大学剧场设计系讲师 / 130
- 以「去中心」视角 探索国家机制外的世界潜规则 里米尼纪录剧团国家体制系列四部曲 / 文字 林冠吾 柏林自由大学表演艺术文化交织国际研究中心( IRC)研究会员 / 134
- 访里米尼纪录剧团国家体制四部曲创作者 贺尔戈达.豪克:我们的剧场,是让人玩思想游戏的地方 / 文字 林冠吾 /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