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表演藝術》電子報 2025年01月22日

如無法順利瀏覽內容,請按此處

2024年度人物

王宇光

盛開的舞蹈新星,點亮國際、在地創作動能

曾為雲門2舞者的王宇光轉型編舞家後,自2019年與生活、創作伴侶李尹櫻創辦「微光製造」已邁入5年,並首度入選國藝會TAIWAN TOP演藝團隊。長期發展「關係三部曲」在2024年也走到了第二部曲,自編自跳的系列作《捺撇》、《人之島》在國內外累積了許多好評與獎項,更在英國倫敦沙德勒之井的新設獎項中獲選為3個全球舞蹈新星之一。不只在創作、演出,甚至在舞蹈推廣能量上,王宇光可說是名符其實、身體力行地在國內外「到處跳舞」,微光所照之處皆炙熱強烈,讓人期待未來在舞蹈圈內圈外各處點燃的火焰。


閱讀文章


2024年度人物

王肇陽

用表演碰撞自由的真實與想像

將自己定位為「自由演員」的王肇陽,以表演為業,活躍於劇場、影像。自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畢業後,於2011年第一檔正式售票演出《迷彩馬戲團》開始,14年來演出未曾間斷。穿梭於不同演出規模、詮釋角色、演藝團隊之間,持續用「自由」的身分,找尋他在表演裡的自由。2024年驗證了王肇陽在表演方面的成績,參與演出的《感謝公主》榮獲第22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短片《女神》斬獲桃園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期待他持續深掘人物、也開發表演廣度,走在一條屬於自己的演員之道。




賴俊諺 2024年度人物

賴俊諺

為自己、也為後輩尋找舞台

現任國家交響樂團單簧管副首席的賴俊諺,高中畢業即負笈法國、瑞士,2019年畢業於法國國立里昂高等音樂院。在學期間積極參與樂團考試以及國際賽事,累積曲目與經驗,並且在期間熟識同儕、指揮及作為評審的演奏家,於密集自我訓練之下提升能力。2021及2024年奪得國際大賽之後並無單飛,反而持續留在樂團工作。由於感佩前輩的提攜,於是嘗試承接傳統,為延續良性的循環而舉辦單簧管藝術節。在替自己尋找舞台之時,也替後輩尋找舞台,堪為2024年出色的年度人物。




林彥君個展「洄鳴」 藝@展覽

林彥君個展「洄鳴」

探索眠醒之間的溟濛記憶

以蜻蜓為靈感,來自林彥君之前舉辦共眠聆聽實驗時,在路上發現一隻蜻蜓,本想將牠移到路旁,沒想到蜻蜓就此停在她手上不肯離開,於是,她帶著牠一起散步、吃飯甚至上廁所,蜻蜓有時振翅變換姿勢,直到晚上睡覺,牠的翅膀不再靈動,生命悄然而逝。林彥君如詩般地說起這段令人感覺超現實的經驗,《夢鳴》便是捕捉她記憶中那隻蜻蜓振翅的細微聲響,和生命瞬間即逝的大自然韻律。




2024秋天藝術節

高俊耀

語言的身體性與創作中複數結構的養成

談起師承,高俊耀提到幾位來台以後對他影響至深的老師。身體訓練方面,他剛來台灣就跟著陳偉誠老師學習。說起這段至今依然持續的學習經驗,其中最重要的是「認識自己的身體狀態」。「搞不懂自己的手腳,我要怎麼跟演員工作?」,很俊耀的風格,背後卻大有深意。


2024秋天藝術節

林宜瑾與壞鞋子的田野工法

當赤跤落地

當林宜瑾與舞團成員攀越嘉義西巒大山、穿渡台南曾文溪流域,又或身臨宜蘭礁溪跑馬古道,自然環境之高度不可控性驅使舞動身體必須同時開敞與專注,進而在適應/回應地景的過程裡,以「鬆而韌性」的動能喚醒「身而為人」的我們——早已總位處生態網絡之中。




專欄

蔡燦得

女子1──女主角

這場戲是下半場的最後了,在這場戲開始之前,有一段的時間是沒有我的,而我就會在這段時間,上個廁所,換好戲服,坐在側台翼幕後的布景樓梯上,抱著一大瓶水,看著台上的演出,邊喝水,邊哭。為了要有鼻音,和整張臉那種已經歇斯底里哭了那麼久的樣子。


  專欄

櫻井弘二

我們是否故意或不小心,扮演了生命的啟動者或毀滅者?

一開始在等待進入展場時,它就清楚地告訴大家它的觀賞規則就是「沒有規則」,沒有固定路線、沒有地圖、沒有導覽手冊,由於每個區域的內容會一直變化,所以鼓勵大家重複回到之前到過的地方,並且盡量去探索隱藏在各處的密室、通道、暗門。




分隔線

看更多

分隔線
項目圖示 呂紹嘉領軍國家青年交響樂團呈現《孤塵》及柴科夫斯基經典之作
項目圖示 2025臺灣戲曲藝術節「有(界」無)衝撞虛實界線 翻玩有無辯證



PAR表演藝術LOGO

PAR官網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Facebook圖示   Line圖示   轉寄給朋友   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