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茱莉亚.费雪(Felix Broede 摄 国家两厅院 提供 )
艺号人物 People 德国小提琴家

茱莉亚.费雪 在音乐里,请做唯一的自己

小提琴家茱莉亚.费雪是柏林爱乐、纽约爱乐等一线乐团经年邀演的独奏家,「面对音乐,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观点。」这是她在访谈中不断提起的一句话,也是她自小到大的准则。「永远关注音乐,而不是事业」可说是她的事业座右铭,不沉醉既得掌声与成果,她不断努力开拓曲目,绝不自我设限。强调个人观点,却不致标新立异、睥睨他人,这或许是导因于费雪永远记得曼纽因说过的一句话:「当我们把巴赫的夏康舞曲演到非常非常好的时候,也就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和平。」

小提琴家茱莉亚.费雪是柏林爱乐、纽约爱乐等一线乐团经年邀演的独奏家,「面对音乐,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观点。」这是她在访谈中不断提起的一句话,也是她自小到大的准则。「永远关注音乐,而不是事业」可说是她的事业座右铭,不沉醉既得掌声与成果,她不断努力开拓曲目,绝不自我设限。强调个人观点,却不致标新立异、睥睨他人,这或许是导因于费雪永远记得曼纽因说过的一句话:「当我们把巴赫的夏康舞曲演到非常非常好的时候,也就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和平。」

人物小档案

◎ 12岁获曼纽因小提琴大赛少年组首奖暨巴赫诠释奖;13岁获欧视青少年音乐大赛(Eurovision Competition for Young Instrumentalists)首奖。

◎ 1997年与指挥巨擘马捷尔(Lorin Maazel)共同演奏巴赫双小提琴协奏曲后,深受大师欣赏,2000年即与马捷尔担任首席指挥之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合作,开启独奏家生涯。

◎ 2006年以德国最年轻教授之姿进入法兰克福音乐院任教,2011年接下恩师舒马茜蔻之职,转任教于慕尼黑音乐院。

演奏时乐念执著又绵长,说起话来口吻却相反:总是先静默,接著两、三句话回复,再静默,再接著两、三句话,整段听来就像一首穿插大量休止符的乐曲,思考与回复交错,流露诚恳,也流露精准。

一九八三年生,现年卅六岁的小提琴家茱莉亚.费雪(Julia Fischer)已是柏林爱乐、纽约爱乐等一线乐团经年邀演的独奏家,过往曾数次拿下乐坛最重要的几项录音大奖(包括德国「古典回声奖」、法国「金音叉奖」等),同时担任音乐院教授至今届满十六年。一路走来除了总是乐坛焦点,更令人佩服的是,她的发展非常稳定,稳固如大作曲家经典作品中那些无可替换的音符。「面对音乐,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观点。」这是她在访谈中不断提起的一句话,是她自小到大的准则,也是她不断提醒学生的重点,而这似乎也不无可能,正是她成功的秘诀。

舒马茜蔻与顾尔德教会我的

费雪的父亲为数学家,母亲为钢琴家,从小生长在母亲的琴声里,她说她从来没想过要从事音乐之外的工作。四岁那年,母亲开始让她上小提琴课,受教于铃木教学法教师提棱(H. Thelen),「妈妈觉得那种活泼、强调环境培养乐感的理念很好。我在每周一次的大班课里,又可以学琴又可以和朋友玩躲猫猫,然后为了在大家面前演奏好,回家也自然会想练习,因此拉琴对我来说一直像游戏,而不是功课。」由于每周都要「公开演出」,因此在七岁时,费雪就已经感觉自己不只是「想要」成一位小提琴家,而是「已经」是一位小提琴家了。

如果说第一段学习为费雪培养出了深层的热爱,在下一位小提琴老师杜布萝丝卡(L. Dubrowska)身上,费雪学到的是面对与解决问题。「杜布萝丝卡要求很严格,做事很有条理,她为了解释清楚某些技巧,会想尽办法用各种生活化比喻让我们了解,她会说:分弓(détache)像拍灰尘,顿弓(martéle)像荡秋千,断奏(spiccato)像在运球。这些都让我铭记在心,也深深影响了我后来的教学方法。」

到了九岁,在第一任老师建议下,她开始与慕尼黑音乐院的老师舒马茜蔻(A. Chumachenco)上课,「我和她上了十二年的课,从没想过出国,因为我觉得不会找到比她更适合我的老师了。」舒马茜蔻成长于二战刚结束时,由父亲——俄罗斯小提琴学派奠基者奥尔(L. Auer)的学生启蒙,后师事曼纽因、西格提(J. Szigeti),曾获伊莉莎白大赛银牌,与克莱曼、帕尔曼等人共为同辈佼佼者。费雪在舒马茜蔻门下,更加茁壮自己「是一位小提琴家」的期待,「她几乎不谈技巧,而总是在谈诠释、谈作品本身和作曲家,她要让我们每个学生都找到属于自己『读』谱的方法。」

舒马茜蔻亦可以说是费雪的精神导师。费雪在十三岁获得曼纽因大赛少年组首奖暨巴赫诠释奖,隔年又获得欧视青少年音乐大赛首奖后,知名度大开,这些显赫的「战果」都没有打乱费雪专注音乐本身的心思,「老师告诉我:妳不该想著妳的演奏事业要如何维持五年或十年,而是要想著如何维持五十年或六十年。」

谈及自己的学习,费雪说还有一块常常被忽略,就是她的钢琴师承。最初由钢琴家母亲启蒙,后来与前慕尼黑音乐院钢琴教授扬科(A. Janke)学习。扬科曾出版一系列钢琴教材,除在德国发行,日本还曾引进翻译。费雪与扬科共学习了十五年,她说这位老师帮自己建立起的是对莫札特、贝多芬到舒伯特一脉相承之德奥体系作品的扎实认识,扬科不仅教她识清句法结构,也持续把最新发现的历史研究、当代文献都介绍给她,「还有,手指的训练也让我拉奏小提琴至今都没有遇上太多肌肉的问题。」

弹钢琴至今仍是费雪最喜爱的事之一。二○○八年她在法兰克福旧歌剧院举行音乐会,于上半场演奏圣赏斯的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下半场演奏葛利格钢琴协奏曲,「双声带」成就总为乐迷津津乐道,而更实际的是,费雪说她在准备小提琴作品时,也都会练习好钢琴声部以获得更全面的认识,即使是许多专职钢琴家视为顶级挑战的布拉姆斯、法朗克奏鸣曲伴奏,她也都能掌握在手。

除了历来老师的指导,熟悉费雪的人都知道加拿大钢琴家顾尔德是她永远的偶像,「不是说他的生活态度影响我,是他弹琴的那种自信,我听不见他遵照了谁的传统、模仿了谁,他的巴赫就是他自己的样子。他一辈子始终如一在乐谱里寻找自己的看法,这启发了我的诠释观,也是我在教学时会不断告诉学生的。」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