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表演藝術》電子報 2025年05月14日

如無法順利瀏覽內容,請按此處

走進小澤征爾音樂塾

歌劇如何製作?

打造年輕音樂家的歌劇學習舞台

專為年輕音樂家設計、提供實際參與歌劇製作機會的音樂節,2015年由捷克與奧地利聯合舉辦的布拉格夏夜青年藝術家音樂節,讓學員能在布拉格國家劇院與維也納音樂之家等歷史劇場中進行演出;2011年由美國的波士頓古樂節青年藝術家培訓計畫,提供沉浸式的巴洛克歌劇實作經驗,並與國際級導演及演員合作;2006年奧地利的薩爾茨堡音樂節歌劇營,更讓9至17歲的年輕音樂愛好者在維也納愛樂成員的指導下學習。在這些音樂營中,由指揮家小澤征爾創辦的「小澤征爾音樂塾」不但最早開辦,也展現出其獨到的精神與特色。


閱讀文章


走進小澤征爾音樂塾

《茶花女》的當代新詮釋

歌劇製作現場與概念全記錄

為什麼選《茶花女》作為今年音樂塾的劇目?尼斯回答:「威爾第的音樂在木管、銅管都有好旋律交織,此外也有非常有趣的合唱音樂。」他強調:「威爾第很會帶起強大的情感變化,尤其是當你聽見序曲與第三幕,就會感受到非常多的悲痛及哀傷。」


走進小澤征爾音樂塾

音樂與傳承的火花

在小澤征爾音樂塾的成長之旅

「拉歌劇的時候,很多時候樂團偏向伴奏角色,必須非常專注地聆聽歌手現在所處的位置,並快速調整配合。」章淳淳分享,「如果歌手情緒濃烈一點,我們的伴奏也必須即時回應,這非常考驗大家的敏銳度。」她提到,親耳聽見歌手現場演唱,情緒感染力十足。




焦點人物

展覽是創造一段旅程,就像導演安排一場戲

台北雙年展聯合策展人山姆.巴塔維爾

在他的策展邏輯中,展場就像是是可被編排、切分與引導的舞台。牆面是場景轉場,作品間的間隔像戲劇的呼吸,燈光與動線則牽引情緒。他比喻:「展覽就像是一齣戲劇,你需要有開始、有起伏、有高潮、有收束。」他將展覽視為三維敘事體——觀眾透過身體移動建構故事。他分享這種節奏與空間感知來自劇場導演經驗:如何設計懸念、安排進退場時機、讓觀者沉浸其中。對他而言,每件作品都是舞台上的演員,與觀者在展場中共同完成敘事張力。




表演,是他選擇做一輩子的事 聚光燈下

表演,是他選擇做一輩子的事

演員廖元慶

「一個月一檔作品。」廖原慶說這是他在小時候誇大其辭所下的豪語。「你很紅喔!」他反諷地對自己說。不過,目前的他確實是一個月一檔製作——5月的《騷動之川》與6月的《上樑》。這兩部作品倒也突顯了身為演員的不同創作脈絡與面貌,既延續他過去的劇場緣分,也回應現階段最想處理的題材。




姊妹咬蘋果 話題追蹤

姊妹咬蘋果

躍演紐約行

確定要前往紐約演出後,《勸世三姊妹》迎來的,是一連串的文本地獄,「雖然搬演依舊是台語與華語的呈現,但全長3小時半的演出,觀眾又要看字幕,美方的製作人覺得他們會吃不消,所以才決定縮短。」在這樣的前提下,原先《勸世三姊妹》中的台語細節或笑話反而不是重點,故事情節、情感傳遞,才是改編文本的首要考量,「像是台語會說『窮到要被鬼抓走』,製作人不理解為什麼是被鬼抓走,所以就直接調整成『非常窮』就好。」




上海

音樂劇蓬勃的背後

演員要演多少戲才能養活自己?

有演員自嘲:「月入1萬,交完房租只剩『活著』的資格。」若想存錢、社交或偶爾看場別人的戲,請自動開啟「地獄模式」——接滿5部戲,日均睡眠4小時。 於是,結論很快就得出來了:若想在上海「體面生存」(月入1.5萬人民幣以上),音樂劇演員至少得接3至4部戲,且全年無休。


荷蘭

身體在影音時空內的轉生

Cinedans舞蹈電影節

舞蹈電影是舞蹈和動態影音的綜合體,Cinedans舞蹈電影節選進的作品相當程度呈現了在這寬鬆定義上納入的各種型態,不僅穿梭遊走於劇情、紀錄、實驗、歌舞等影片類型,同時也擺脫了劇場傳統的黑盒子空間,讓舞蹈發生於環境、日常,甚至是影像與聲音配對剪輯所形塑的時空。




巴黎

兩大跨界藝術節初春登場

新秀輩出展現創作新勢力

巴黎市中心編舞創作基地──「玻璃動物園」每年春、秋進行的「非比尋常藝術節」透過跨領域的編舞創作,發展突破形式局限的新型態演出。而在巴黎南郊城鎮旺夫舉辦的Artdanthé藝術節則長期支持前衛創作,將年輕藝術家推向國際舞台。


  倫敦

漢姆史密斯劇院新版《群鬼》

當代新詮釋引發劇場圈話題

奧莉歐丹在台上創造出的緊繃感引導出每一景隱藏的令人不適的幽默,觀眾在笑聲和尖叫聲間來回擺盪,還有那慢慢累積的恐懼感,情緒不斷增長,但該讓能量釋放的結局卻永遠無法到來,窒息地讓人無法放鬆。第二幕和原著截然不同,曖昧的結局讓人更感意猶未盡。




分隔線


保時捷鉅獻全新911


分隔線

看更多

分隔線
項目圖示 鏡花水月─國光30戲曲沉浸劇場光影展 引領觀眾穿越虛實
項目圖示 邀大家開啟「兒童模式」 2025臺北兒童藝術節打造城市藝術遊樂場
項目圖示 莎拉.布萊曼重返音樂劇舞台 《日落大道》首度登台
項目圖示 朱團啟動奧德賽計畫 推進融合傳統與現代2.0風格形塑
項目圖示 北市府與文策院合作成果首度揭曉 打造文創產業快車道



PAR表演藝術LOGO

PAR官網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Facebook圖示   Line圖示   轉寄給朋友   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