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爵士女歌手洁丝米雅.虹(AP 提供)
艺号人物 People 美国爵士女歌手

洁丝米雅.虹 没要唱情歌给你听

拥有天赋好歌喉的洁丝米雅.虹,不只是想像前辈女伶精采演绎爵士乐曲,她在接受访问时说:「社会教导我们温驯,尤其是黑人女性,人们不想听我们说话。但当我站上舞台,我就不只是个黑人女性。舞台是属于我的,那是我的帝国。」音乐让她能够高昂发声,她不在音乐中讲叨叨絮絮的爱情故事,而是要藉著作品反映她所栖身的世界、身为一个非裔美国人每天所要面对的社会现实。

拥有天赋好歌喉的洁丝米雅.虹,不只是想像前辈女伶精采演绎爵士乐曲,她在接受访问时说:「社会教导我们温驯,尤其是黑人女性,人们不想听我们说话。但当我站上舞台,我就不只是个黑人女性。舞台是属于我的,那是我的帝国。」音乐让她能够高昂发声,她不在音乐中讲叨叨絮絮的爱情故事,而是要藉著作品反映她所栖身的世界、身为一个非裔美国人每天所要面对的社会现实。

洁丝米雅.虹(Jazzmeia Horn)是个典型的老天爷赏饭吃的歌手,宽广的音域、极富弹性的声带、精准的咬字,让她可以如实呈现任何想像得到的声音表情,精湛的拟声唱法(注1让听众开始注意这颗爵士乐界的新星,而这只是个开始而已……

拟声即是王道

曾几何时,爵士女伶被包装成或柔情、或温驯、或乖巧可人、或美艳性感的歌唱小鸟,使用优美嗓音诠释完主副歌后,就交给器乐做即兴演奏,殊不知爵士曲目的演出中,最精采有肉的可是中间的即兴片段,也是展现个人有多少斤两的关键时刻。

早期的爵士乐领域中,除了少数技艺超群的钢琴家,能在乐团中拥有「话语权」的,如在大乐团中负责独奏、一九四○年代后小型乐团的核心主奏人物,多为管乐手;在女子普遍不兴学奏管乐器的时代,乐团中的女性成员多半以歌手的角色出现。这角色虽说是靠嘴吃饭,却不见得拥有音乐上的话语权,直到拟声唱法出现,始让爵士女伶们从金丝雀(The “Canaries”)晋升为能与乐手们平起平坐的「爵士歌手」(Jazz Singers)(注2

爵士女伶在艾拉.费兹洁拉(Ella Fitzgerald)、莎拉.沃恩(Sarah Vaughan)、卡门.麦克蕾(Carmen McRae)、黛娜.华盛顿(Dinah Washington)、贝蒂.卡特(Betty Carter)等歌手横霸乐坛的全盛年代,演变成一种强大的音乐存在,透过拟声吟唱的方式,以人声与器乐相抗衡,在演出最精采的即兴片段,一开口即可技压全场。

当小洁丝米雅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小娃儿时,已经跟著家人到唱诗班里呀呀学曲,在教堂司琴的祖母,那时就开始要求她「认真点,大声唱,咬字要清楚!」但学习拟声吟唱一事,得等到青少年时期接触爵士乐后,才以欲罢不能的态势发生。

启蒙于中学音乐老师Roger Boykin,洁丝米雅自己也承认,刚开始听到老师拟声唱著一串串没人听得懂的音节时,有种受到文化冲击的不愉快感,很庆幸地,这位老师并没有放弃,更提供了许多不同歌手拟声吟唱的录音,希望能够启发这个非常有歌唱潜力的学生。

命定的一刻出现在少女洁丝米雅听到莎拉.沃恩一九五四年的录音Shulie a Bop当下。那是种一听倾心的状态,身体与心灵皆被这样的唱法深深吸引,就好像拿到了一把可以打开密技之门的钥匙,从那时起洁丝米雅听遍沃恩所有作品,学习她每个唱词咬字抑扬顿挫音乐表情,开始偷师约翰.柯川(John Coltrane)、迈尔士.戴维斯(Miles Davis)等器乐大师们的句法,企图突破人声演唱的思维限制,并在仔细观摩贝蒂.卡特、巴比.麦菲林(Bobby McFerrin)、芮雪.飞瑞儿(Rachelle Ferrell)等爵士歌手的唱法后,慢慢找到属于她个人的表达方式。

谁是洁丝米雅.虹?

每个年轻的艺术家都会经历一段探寻的过程,但对某些受到神宠的幸运儿来说,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已注定要发光发热。

时间拉回上世纪九○年代,一位在美国德州达拉斯市南区救恩金链使徒浸信会(Golden Chain Missionary Baptist Church)教堂司琴的牧师娘,为了事奉而无法正视自己对爵士乐的热爱,因此当她的孙女儿出生时,便怀著满满的期待给她起了个名字Jazzmeia,重音虽落在第二音节jazz-ME-uh,但亲友们都直接暱称她为Jazz,意即爵士乐。

小名Jazz的洁丝米雅并没有在充满爵士乐的环境中长大,当她忆起儿时的歌唱经验时说道:「那里没有当代的音乐,只有传统的黑人灵歌与赞美诗(old Negro spirituals and hymns)。」而爵士乐是在考进布克.T.华盛顿高中的表演艺术专班后,才带著一抹孤独浸润了她的世界。

优异的唱功虽是考进音乐班的踏脚石,也成为受同学排挤的原因:当其他人都还在学习基础乐理、练基本功的时候,洁丝已经可以搭配乐团上合奏课了。无闻于流言蜚语各种讪笑,音乐就是音乐,少女洁丝米雅挟著天赋的歌喉迅速在那充满音乐养分的地方成长,十八岁时就已累积足够的能量前往纽约,白天就读爵士与现代音乐新学院(The New School for Jazz and Contemporary Music),晚间在几个演出爵士乐的小场馆驻唱,往职业歌手的道路迈进。

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是一连串的比赛与获奖了,二○一五年瑟隆尼斯.孟克国际爵士大赛评审之一迪迪.布里姬沃特(Dee Dee Bridgewater)这么说道:「我当时被她惊人的拟声吟唱所震撼,还有她选择的曲目——专挑难的唱,听来却是举重若轻。相较于其他打安全牌的年轻歌手,我想她是愿意冒险的,因此我最看好她,因为在这样的歌手身上可以听到人声爵士未来的发展。」

踩著前人的步伐,乘愿而来

「社会教导我们温驯,尤其是黑人女性,人们不想听我们说话。但当我站上舞台,我就不只是个黑人女性。舞台是属于我的,那是我的帝国。」洁丝米雅在接受Jazz Night in America访问时这么说道,有种想要将祖母那一代黑人女性总是被噤声的遗憾,一口气讨回公道来,而音乐给了她发声的管道。

洁丝米雅在赢得瑟隆尼斯.孟克国际爵士大赛后,获得传奇唱片公司(Prestige Records)一纸录音发行合约,这张专辑的内容完全由她主导,宣示意味浓厚,除了向莎拉.沃恩、贝蒂.卡特等前辈们致敬,更承袭了艾比.林肯(Abbey Lincoln)、妮娜.西蒙(Nina Simone)等对社会议题的关怀,对非裔美国人族群文化的自觉,专辑命名为《寒暄问候》Social Call,其真正意涵却是Call To Action,呼吁大家采取行动!

身为一九九○后世代的洁丝米雅,在警察对有色人种使用过当武力、校园枪击案频传的社会氛围中成长,也经历了欧巴马时代非裔美人文化抬头的荣景,而自己在当下的社会中可以做什么?如何借由音乐触碰他人的生命?年仅廿七岁的洁丝米雅不在音乐中讲叨叨絮絮的爱情故事,要藉著作品反映她所栖身的世界、身为一个非裔美国人每天所要面对的社会现实。

已有两个小女儿,洁丝米雅总以女性软性的视角凝望著世界,坚定有力地唱出她的关怀与叮嘱,展现出一种母系社会家户长般全能的力量感,这样的力量感,可以由她处理〈人们让世界转动People Make the World Go Round〉一曲的手法窥知:该曲原由费城的灵魂乐团The Stylistic发表,描述了罢工、贫富不均等社会现象,洁丝米雅的版本中,直接在进入主歌前念上一段「兴师问罪文」,逐条点出这世界哪里出了问题,句句字字铿锵有力,念罢,在一段嘈嘈切切的集体器乐即兴片段后,才好整以暇地进入原曲,并以爵士低音提琴狂乱的步法贯穿全曲点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洁丝米雅将亚特.布雷基&爵士信差乐团的〈悲啼Moanin’ 〉一曲,结合了美国圣公会赞美诗〈Lift Every Voice and Sing〉;前者是硬式咆哮经典曲目,后者堪称非裔美人国歌,总是在教堂诗班中吟唱著,让人在艰难困苦中仍不失信心与希望,也在六○年代美国人争取平权时被广泛传唱。儿时唱诗班的记忆,骨子里想要传唱福音的驱动能量,让洁丝米雅每次的演唱都像是继承了牧师祖父的志业,一边传递著主的话语,一边带领著芸芸大众与上天对话,赞美诗与硬式咆哮经点的结合,形成了如同歌剧中宣叙调—咏叹调般的微妙叙事关系,当她在〈悲啼〉中以那亟欲上达天听、祈求救赎的姿态,掏心掏肺地唱著“Lord I spend many a days and nights alone with my grief, And I pray, really and truly pray……”(主呀!在多少个日子里我独自面对我的哀恸,我祈祷,真心地祈祷著…),不啻为近期的「珍视黑人生命」运动(Black Lives Matter)做了回应。

或许诸如二○一三年莎拉.沃恩国际爵士歌唱大赛首奖、二○一五年瑟隆尼斯.孟克国际爵士大赛冠军、二○一八年葛莱美奖最佳爵士人声演唱专辑提名等闪亮的金招牌,可以将洁丝米雅.虹带入乐迷的世界中,但她透过充满爆发力的歌声、独特的叙事方式所建立的音乐世界,乐迷们唯有在欣赏现场演出的过程中,细细体会了。

注:

  1. Scat Singing译为拟声、拟声唱法、拟声吟唱。
  2. 采用Stormy Weather : the music and lives of a century of jazzwomen (by Linda Dahl)一书中用法。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人物小档案

◎ 生于1991年,美国德州达拉斯市人,祖父为牧师,祖母及父母亲皆为侍奉教会的音乐家。

◎ 中学时考进布克.T.华盛顿高中的表演艺术专班(Booker T. Washington High School for the Performing and Visual Arts),该校校友包括爵士小号手罗伊.哈格罗夫(Roy Hargrove)、新灵魂乐歌手艾莉卡.芭朵(Erykah Badu)、诺拉.琼斯(Norah Jones),2009年赴纽约就读新学院(The New School)。

◎ 历年荣誉:2008及2009年Downbeat爵士乐杂志学生音乐奖、2010年Downbeat爵士乐杂志最佳爵士人声奖、2012年莎拉.沃恩国际爵士歌唱大赛新星奖(Rising Star Award)、获邀为2013年甘迺迪表演艺术中心贝蒂.卡特Jazz Ahead计划驻馆艺术家、2013莎拉.沃恩国际爵士歌唱大赛冠军、2015年瑟隆尼斯.孟克国际爵士大赛冠军、首张专辑《寒暄问候》获2018年葛莱美奖提名。

◎ 唱功了得,并以音乐为发声平台关注社会问题,尤其注重女性及弱势社群的赋权议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