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表演藝術LOGO

《PAR表演藝術》電子報 2022年12月20日

如無法順利瀏覽內容,請按此處

周善祥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22

周善祥

質、量雙具的音樂壯遊 掀起台灣樂壇旋風

從前年底、去年初到今年中,台灣樂壇吹起了一股「周善祥旋風」,而且一次比一次加劇。音樂會場次不僅一再爆量,全台巡演更是口碑甚佳。最難能可貴的是節目的規劃尤為令人驚豔,他以「分享」為初衷,大膽地跨越時空介紹不同風格的樂曲,並以精湛的琴藝翻新觀眾對古典音樂作曲家與作品的定義。周善祥為這塊土地帶來的微妙變化,無疑是革命性的!


閱讀文章


蕭東意 蘇威嘉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22

蕭東意

不囿限表演角色與類型

蕭東意是擅於喜劇表演的劇團「嚎哮排演」的創意總監,便拿下當年臺北藝穗節佳作,至今的創作數量與內容穩定、紮實,且持續嘗試不同媒材。同時他也是接案演員,參與不同類型的舞台劇、影視演出;特別是在2022年進入爆發期,產量提升且挑戰更多元的角色路線,突破過往對喜劇演員的框架,充分表現個人風格,打造每個亮眼人物,令人期待他的未來發展,迎向更多可能與不可能的挑戰。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22

蘇威嘉

共融、開展身體的各種可能

今年是蘇威嘉10年「自由步」編舞計畫邁入終點的前夕,我們看見這位編舞家在創作過量的時代,不動搖地用自己的速度,懇切地踏上探索舞蹈的旅途,誠實面對路途中相遇的不同領域、年齡、族群的身體。他敏銳感受不同個體的差異,也不放棄透過舞蹈「在一起」的可能,讓人好奇也期待明年,與他的下一個10年。


閱讀文章 閱讀文章


王嘉明 X 李銘宸 X 高翊愷 關於創作生態,我們想說的是……

王嘉明 X 李銘宸 X 高翊愷

是我們生產過量,還是市場尚未打開?

從「創作的過度生產」開始思考,這次對談邀請了今年可以說是創作量最多、領域也最廣的導演王嘉明,以及睽違3年終於推出劇場創作《超級市場Supermarket》的李銘宸,企圖作為對照組,窺視劇場導演的不同創作節奏;同時也邀請表演藝術製作人、經理人高翊愷,嘗試在製作內部與觀察外部的位置,檢視今年的特殊狀況,如何延續著過去,然後回應未來的台灣劇場趨勢。


閱讀文章


王安祈 X 王墨林 關於情感,我們想說的是……

王安祈 X 王墨林

爬梳觀眾面貌,重塑劇場歷史

兩廳院35周年系列活動「平行劇場——軌跡與重影的廳院 35」由文件展、展演與論壇3部分組成,論壇以「情感」、「自由」、「實驗」、「世界」4組關鍵字為主軸,首場邀請台灣當代戲曲靈魂人物王安祈老師,與長期耕耘小劇場的王墨林老師共同主講,兩位主講人在關鍵字「情感」命題之下,生動細述由台下觀眾成為創作者的歷程,其中交叉環境與個人歷史,不時引起現場熱烈反應。論壇也期待透過感性視角的對望與回看,揭露在小劇場與傳統戲曲的劇場時空裡,觀眾與創作者情感交流上的同質性,並藉此對台灣近代審美脈絡的發展與流變進行整理。


閱讀文章


角野隼斗 X 許郁瑛 藝次元曼波

角野隼斗 X 許郁瑛

十指探索音樂的多角世界

2022年10月,角野首度來台演出,展現了極高的人氣,為台灣樂迷帶來多元風格的樂曲,也掀起了一陣Cateen旋風。而在各國演奏外,他總會挪出時間,與當地音樂家交流學習來拓寬自己的視野與能力。此次,他找上了台灣知名的爵士鋼琴家許郁瑛。在鋼琴面前,許郁瑛不斷尋找不同的爵士語彙相互激盪創意,角野隼斗則分享超群技巧的關鍵。兩人找出共通點,以爵士的語言為平台,伸出十指作為觸角,探索音樂的世界。


閱讀文章


特茲拉夫 音樂,是以心交心 鏡頭下的2022
德國小提琴家

特茲拉夫 音樂,是以心交心

明年3月,特茲拉夫應兩廳院之邀將首度訪台,於2023TIFA藝術節中演出,趁此機會,本刊特地越洋獨家專訪這位小提琴大師,提早與樂迷分享他對音樂與這次演出曲目的想法。


年度寫真

鏡頭下的2022

李佳曄、李欣哲、唐健哲、徐欽敏、劉振祥與蔡詩凡這6位常為表演藝術留下記錄與創作的攝影師,選出自己今年作品中可代表這一年的寫真,並告訴我們,為何那些是令其難忘的一刻……


閱讀文章 閱讀文章


回首眾聲喧譁的反叛年代   創作,在自我實踐與辯證之間
藝@展

回首眾聲喧譁的反叛年代

狂八O: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

2023年,臺北市立美術館將迎來40周年館慶,這座1983年12月正式開放的台灣首間現代美術館,現以「狂八○: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打頭陣,透過檔案、文獻物件和藝術作品並陳展出的形式,回溯1980年代(以下簡稱80年代)狂飆氛圍下的藝術和各式新興文化面貌,並試圖映現彼時的藝術不盡然各自發展,有時會是自發性地跨領域連結、滾動,形成強大的創作動能,一起朝向渾沌、未知的藝術世界奔去。


四界看表演

創作,在自我實踐與辯證之間

記麵包傀儡劇團演出《天啟反抗馬戲團》

作為既是農場又是劇場的場所,B&P是一體兩面,互為表裡。其存在的意義是為了要恢復劇場純真的創作性,來對抗模組化的、機械化的,和為表演市場大量生產複製的劇場。來到這裡的人們,有些純粹是為了體驗集體創作與節慶式的環境劇場的靈光;有些以活生生的身體和生活行動和抗議世界的罪惡化或是沉淪化;有些則是在這個鄉村田園的異質空間裡,自然地滑入另一個農村社會的時空感,沉浸在慢且老的純手工技術的創作與製作。


閱讀文章 閱讀文章


分隔線

看更多

分隔線
項目圖示 【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側記「去殖民化與數位化」講座
項目圖示 【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側記「來自內在的創作:時間、存有與認識自我的藝術」講座
項目圖示 【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側記「既定模式與『他者』」講座
項目圖示 【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側記「從亞洲到歐洲,如何形塑策展概念與實務?」講座
項目圖示 【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側記「表演藝術未來的流動性:重新思考與形塑跨文化合作和國際巡演的永續發展」講座
項目圖示 【藝訊】《X VOICE》姚一葦先生百年冥誕特展 12月15日盛大開展



PAR表演藝術LOGO

PAR官網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Facebook圖示   Line圖示   轉寄給朋友   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