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表演藝術LOGO

《PAR表演藝術》電子報 2023年05月10日

如無法順利瀏覽內容,請按此處

青春OPEN!高中生藝術啟蒙的第一堂課 特別企畫

青春OPEN!高中生藝術啟蒙的第一堂課

這一期雜誌將目光聚焦在「青少年」,帶著大家從台灣各個藝文團隊經營的青少年戲劇節出發,同時看看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近況,這次的企劃也蒐集了上百名全國各地青少年參與藝術活動的體驗及參與社團活動的感受及想法,透過正反雙方的討論讓青少年的聲音得以展現。更邀請諮商心理師從專業的觀點切入,分享社團能帶給青少年的影響,同時也邀請到許多在學生時期就曾參與藝文活動社團的表演藝術工作者分享有趣動人的故事。


閱讀文章


戲劇社 PK 非戲劇社 對「完成度」的想像
特別企畫

戲劇社 PK 非戲劇社

現役高中生的一場「微辯論賽」

當「社團活動」成為課綱的一部分,成為每週必須參與的固定課堂時間,真的能夠提供學生屬於「課外」的知識與技能嗎?或者,這樣還算是「課外」教育嗎?當我們用成人的眼光回望自己的高中社團生活,或是用成人的方式制定相關規則,認為是教育改革的一環,對於現役高中生而言,真能感受到實質幫助?或是符合了他們的需求?我們與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合作,邀請參與花樣年華青少年戲劇節的6位現役高中╱職生,分成「正方:贊成現行社團規劃」與「反方:反對現行社團制度」,進行一場能夠暢所欲言、不按照任何規則的「微辯論」。


特別企畫

對「完成度」的想像

戲劇社指導老師談台灣高中社團教育現場

一開始與明倫高中戲劇社接觸,首先有感的是校風的區別。華僑高中戲劇社指導老師是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學生擔任,依系上所學制定標準戲劇社課內容,教授關係已定型;明倫高中戲劇社當時的指導老師是由校內有興趣的教職員來兼任,若無人兼任,社團活動每週就以學生自行分組即興演出度過。因為習慣這種自主的社團模式,學生主見也偏重,會直接在課堂上質疑活動意義。兩三次的走走停停,最終還是在與社員確認共識後,才重新展開課程安排,且與學生協議之外,學校的需求、資源、期程、規定與社團管理態度也須納入考量。


閱讀文章 閱讀文章


人間父子-吳念真&吳定謙 專欄

人間父子-吳念真&吳定謙

婚姻到底是一股衝動,還是一種選擇?

吳念真:說到這個,我也很崇拜我岳父!在我結婚前有過這樣的一件事情:當時岳父聽到我想跟他女兒訂婚,也不知道從哪裡打聽到我家地址,一路開車來到瑞芳,我家巷口很窄,車子不容易開進去,他就下車一路問鄰居我家在哪裡,鄰居很熱情地指路,到了之後,見我不在家,全家就我妹妹一個人,他也只是放下帶來的蛋糕,然後揮揮手說「沒事啦!」就走了。日後我問起,他才說這麼做的原因:「第一我不認識你,第二我想知道你的家庭是什麼樣的?我到那裡沿路問起你們家,如果大家都高興、熱情地指引你家的路,我就知道你們家做人有多好了。」甚至是後來,問起聘金的事情,他說:「我沒有給女兒嫁妝,所以你們也不用聘金,我唯一讓她帶過去嫁妝就是幾張國家考試的及格證書。」哇噻,你看這句話多厲害?他用這樣的方式表現他的愛、他的驕傲欸。


閱讀文章


石佩玉 藝號人物

石佩玉

從劇場到人生、從創作到生活的收納法則

「我還記得我做的第一個道具,是一顆很大的包子,我用大泡棉包起來後,還剪了橘色、白色的不織布藏在裡面,自以為這是一顆『有包紅蘿蔔切絲的菜包』!」石佩玉大笑著回憶往事,這一瞬間忽然讓人理解,為何當年石媽媽看著「女兒做這些事的時候好像真的很開心」,而願意放下為人父母的擔憂,放手讓女兒去追尋心之所向。即便到了現在,石佩玉依然需要將腦海畫面化為實物。她的劇本是一頁一頁的分鏡圖。所有劇場的虛實幻變,就從眼前可見的圖畫空間開始推演。


閱讀文章


李慈湄 焦點人物

李慈湄

走進無邊的聲響世界,建構聽覺文本

李慈湄侃侃而述:「雖然說我是聲音創作者,但這次大量處理文字這件事,也帶給我很大的刺激,文字本身就是聲音,而這個作品名稱是『聽起來像聲音』,其實當我們閱讀時,腦中就會有聲音。我發現現今社會文字運用已偏向短影音或媒體,可能就一兩行字,但我在唸這些字卻沒辦法聽到聲音,最大因素來自於這些文字不是以語音作為出發,而是以視覺出發,特別是我們使用很多簡語,例如政確,也就是政治正確,完全從視覺去進行縮寫。」對於她來說,希望能藉由聲音所建構的世界觀刺激觀眾感知,並能從中領略抽離文字符號後的人聲語音,帶領聽覺視野邁向另外一種聲響層次。


閱讀文章


紐約 倫敦
城市話題

紐約

紐約愛樂迎來杜達美擔任音樂總監

杜達美是21世紀崛起、至今聲望最高的新生代指揮。他在2004年贏得馬勒指揮大獎時才23歲;一頭爆炸捲髮、指揮時隨音樂全身舞動,深具舞台魅力;加上他出身委內瑞拉的國家音樂訓練機制El Sistema,對因為公立音樂教育不斷縮減而憂慮不已的西方古典界很有「禮失求諸野」的認同感,所以很快就成為樂壇寵兒。當時紐愛和洛杉磯愛樂都在尋找新總監,他被視為熱門人選,最後是西岸搶下這朵花魁。


城市話題

倫敦

《龍貓》在劇場奧利維耶獎大放異彩

一年一度的劇場奧利維耶獎頒獎典禮於4月2日舉行,在倫敦皇家艾伯特音樂廳舉辦盛宴,由演員漢娜.瓦丁頓主持,眾星雲集。由皇家莎士比亞劇院與日本作曲家久石讓合作的《龍貓》入圍9項、獲頒6個獎項,包括最佳娛樂與喜劇劇作和最佳導演,是本次最大贏家。本劇的女主角之一梅.麥可亦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雖未獲獎,但這是首次有東亞女演員獲得這個獎項的提名,可謂創造歷史。


閱讀文章 閱讀文章


柏林   亞維儂
城市話題

柏林

戲劇盛會開幕在即,突傳管理團隊人事異動

2023年柏林戲劇盛會正在如火如荼地籌備著5月12日的開幕。這是疫情後回歸實體現場的第2年,也是這個德語區劇場盛事迎向第60個年頭的歷史時刻,卻在3月中突傳人事異動:去年9月甫成軍的4人策展團隊中,波蘭裔劇場製作人瑪塔.希爾特宣布4月1日正式退出柏林藝術節與TT團隊。《每日鏡報》以「『並無紛爭』:希爾特離開戲劇盛會管理團隊」為標題,文中引用柏林藝術節新聞稿:「由於在組建新團隊與管理層的過程中,認知到彼此不同的工作方式,希爾特和藝術總監皮斯同意,彼此不再繼續合作。」


城市話題

亞維儂

藝術節新任總監首發,帶領觀眾深入流動的世界觀

在首任外國總監羅提吉斯的主導下,今年的藝術節跳脫了國家種族與美學形式的分野,以「英文」作為策展主題.他希望帶領觀眾深入流動的世界觀,以審視近代殖民史的複雜脈絡、文化的多元性與人類的共通價值。在44檔節目中,共計有33齣全新創作,其中一半是世界首演。受邀創作者裡,75%是首次造訪亞維儂藝術節的新面孔,更有55%是女性。黛麗克是繼莫虛金之後,史上第二位榮登教皇宮的女性導演,她將改編美國紀錄片大師懷斯曼的作品《福利》,探討現代社會的機制失調。


閱讀文章 閱讀文章


分隔線

看更多

分隔線
項目圖示 評論-雲門舞集《薪傳》歷史交迭的時代意義
項目圖示 評論-逐動作與時空的流 艸雨田舞蹈劇場《逐流》
項目圖示 藝訊-2023舞躍大地徵件開跑
項目圖示 藝訊-第34屆傳藝金曲獎開始徵件 「出版類」調為「音樂類」持續反映產業現況



PAR表演藝術LOGO

PAR官網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Facebook圖示   Line圖示   轉寄給朋友   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