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慈湄:走進無邊的聲響世界,建構聽覺文本
(李佳曄 攝)
焦點人物

李慈湄:走進無邊的聲響世界,建構聽覺文本

一路從劇場聲音設計、聲音創作計畫,到6月份即將首演的聲音劇場作品《聽起來像聲音?—石-頭-S-tone》,看似自然而然的創作脈絡,讓李慈湄在角色轉換中梳理聲音創作的各種挑戰。2020年,她與編舞家林宜瑾、壞鞋子舞蹈劇場所合作的《吃土》,利用北管入樂,透過電子音樂的再詮釋,成功地在視覺舞蹈作品中掌握聽覺感官的話語權。此後,她便踏上以聲音創作為主體的浩瀚之路。

一路從劇場聲音設計、聲音創作計畫,到6月份即將首演的聲音劇場作品《聽起來像聲音?—石-頭-S-tone》,看似自然而然的創作脈絡,讓李慈湄在角色轉換中梳理聲音創作的各種挑戰。2020年,她與編舞家林宜瑾、壞鞋子舞蹈劇場所合作的《吃土》,利用北管入樂,透過電子音樂的再詮釋,成功地在視覺舞蹈作品中掌握聽覺感官的話語權。此後,她便踏上以聲音創作為主體的浩瀚之路。

李慈湄在從事劇場聲音設計工作後,如何觸發聽覺感知的張力成為她心中反覆思考的問題,而新點子實驗場《聽起來像聲音?—石-頭-S-tone》的作品源起,來自於2020年所發展的《凝結歷史殘響:臺灣洞穴的感知敘事》聲音計畫,透過洞穴空間放大聲音張力所帶來的聽覺經驗,讓她思考:「我從怎麼去『製作』這件事,轉向『如何去聽?』」

延續洞穴聲音計畫產生的反饋,如何運用感官去處理觀眾的聽覺角度,到底聽到了什麼?接受到什麼資訊?對於人體感官捕捉外在動態、人類生存環境快速變遷等因素好奇下,也就成為李慈湄創作期間的自我提問。另外,當時進行田野調查時大量接觸礦工,強烈感受到人類社會的某種生存狀態,包含著採集資源的使命,進而促使身體產生大量勞動性等。

李慈湄從階級觀點來衍伸礦工具生存狀態的勞動特質,思索如何透過聲音描繪出這層意涵,成為本作的重要課題;且因過去她曾為社運文化工作者的身分,書寫底層故事則成為創作前期的明確輪廓。在製作期前後陸續加入合作夥伴後,他們再把整個問題的框架梳理得更清楚,很快的,她決定要透過聲音文本的一部分,由文本來說故事,刻畫出當代聲音劇場的形式。當代聲音劇場創作並沒有一定的規則或案例去依循,她便順著演員創作的聲音作為素材,將文字語音編織為聲音,再透過聲音產生的特質去發展,例如節奏感,被當作一種器樂聲響去延伸,「文字被唸出來後,聽起來就像聲音,觀眾看完整個作品不會覺得像文本劇場,反而會覺得像聽了一整場的音樂或聲響表演。」李慈湄說。

有趣的是,作品中兩位演員的實驗過程,他們拋開台詞詮釋,從語音找到身體的動力,而這個發展不僅止於發展聲音而已,更讓李慈湄覺得驚喜的是,「因為我們已拋下詮釋語言的意義,透過語音動能,進而帶動身體動能,居然能夠扣回所表現的主題,並讓觀看方式有所連結,讓我們覺得很有趣。」例如隨著念某段話,部分文字念起來特別有感覺,演員可能會重複或是變化這些字,再加上身體的動作,然後就做出人類變成機器運動的形象,透過演員所創造的韻律性,李慈湄再接續編曲,使用電子音樂鋪敘,並根據人聲與文本架構發展來設計聲響質地,進行一連串串接、支撐,或是帶出指向性的戲劇張力。

李慈湄侃侃而述:「雖然說我是聲音創作者,但這次大量處理文字這件事,也帶給我很大的刺激,文字本身就是聲音,而這個作品名稱是『聽起來像聲音』,其實當我們閱讀時,腦中就會有聲音。我發現現今社會文字運用已偏向短影音或媒體,可能就一兩行字,但我在唸這些字卻沒辦法聽到聲音,最大因素來自於這些文字不是以語音作為出發,而是以視覺出發,特別是我們使用很多簡語,例如政確,也就是政治正確,完全從視覺去進行縮寫。」

對於她來說,希望能藉由聲音所建構的世界觀刺激觀眾感知,並能從中領略抽離文字符號後的人聲語音,帶領聽覺視野邁向另外一種聲響層次。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李慈湄

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創作養成一路從社運工作者、劇場音樂設計,到電子音樂與聲響藝術家。聲音創作包括《尋找女神》(2017)、《未來避難所》(2019)等,近年主持2020 CREATORS計畫《凝結歷史殘響:台灣洞穴的感知敘事》,探討聲音空間性與歷史的關係;《原子交換鏈》則推廣台灣電子音樂創作。2021年,參與劇場作品《群眾》聲音設計,獲第18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獎」。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