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表演藝術》電子報 2023年12月27日

如無法順利瀏覽內容,請按此處

藝術家請回答

傳承,就是把當下的任務做好

張秀琴、張心怡

張秀琴,被戲迷暱稱為「阿牛」,為秀琴歌劇團創團團長。張心怡,是她的女兒,同樣是名歌仔戲小生演員。被譽為「小天王」的張心怡,也被視為劇團、歌仔戲的接班人,仿若所有戲迷的眼睛都看著她,不管戲演得好、還是演得不夠好,都被注視著——家族的戲班,是助力,也是壓力。今(2023)年,張秀琴在旗艦製作《鳳凰變》演出前夕,因腹部手術確定無法全程演出,便由張心怡擔綱完成該角色的多數段落。傳承,成為不言而喻的證明。


閱讀文章


感覺亞洲

在南管與舞踏之「間」

魏美慧回顧《朱文走鬼》的跨域學習

第一次對變身有明顯的感受,是在Rika於1999年所帶的日本舞踏工作坊中,她不斷提到「舞踏的精神是真實」。第7天的練習是要做出「身體扭曲,無法控制,但強烈地要向前進」,我想像自己是一名智力停留在7、8歲的腦性麻痺患者,半身不遂…


感覺亞洲

回望歷史

王墨林「冷戰三部曲」身體像

在與韓國進步的小劇場人士於2010年合作《再見母親》的基礎上,我們又共同發展出《安蒂岡妮》及《脫北者》等兩齣劇作,若加上2019年的《雙姝怨》,以上三部劇作若冠以「冷戰三部曲」名之,亦意味為個人在創作歷程中的一個階段總结。




感覺亞洲

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身分與美學策略

林懷民的亞洲旅程

林懷民第一次的「流浪旅程」是在1972年,流浪歐洲期間,在瑞士友人家中看到敦煌壁畫畫冊,燃起他尋找自身文化根源的渴望。數年後,敦煌飛天舞伎的形象被轉化入雲門早期經典《星宿》(1979)。「流浪亞洲」期間,雲門宣布暫停又重新起步,世界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台灣解嚴(1987)、中國天安門事件(1989)、柏林圍牆倒塌(1989)、蘇聯瓦解(1991)。同時,「全球化」的思維與力量正蓄勢待發,要以跨國企業資本與新自由主義價值觀重新形塑世界樣貌。




跳脫虛幻的亞洲,以空間策展建構關係的平台 感覺亞洲

跳脫虛幻的亞洲,以空間策展建構關係的平台

姚立群X鄭慧華

立方計劃空間的共同創辦人與藝術總監鄭慧華,以推廣當代藝術、整合藝術歷史脈絡、聯繫國際與在地網絡為使命,自2010年起開始營運立方計劃空間,讓此處成為一個展場與講座、交流、資料庫功能的複合藝文空間。而2005年起承接牯嶺街小劇場營運的身體氣象館,則由館長姚立群領軍,著重於小劇場發展的文化整體脈絡,希望開創一個多元面向的創意空間,形塑其公共性,成為「亞洲實驗劇場中心」。 在對談中,兩人分別由電影、劇場與視覺藝術領域交互視野。




成為連結歐亞的藝術樞紐 感覺亞洲

成為連結歐亞的藝術樞紐

國家兩廳院

2017年,國家兩廳院在30周年之際進行組織調整,在節目企劃部下單獨設立了國際發展組,此舉對應著兩廳院對自身成為「亞洲場館」的定位期待與發展策略,2019年舉辦了兩日的Asia connection論壇,邀請來自日本、韓國、柬埔寨的藝術機構策展人,從他們自身與亞洲藝術家的策展合作經驗,分享對於「亞洲連結」的經驗與看法,相互激盪產生連結的可能形式。 在論壇討論中,兩廳院發現亞洲缺乏共製的生態系統,無法像歐洲一樣經由共製進行資源串連和發展巡演。




腦海裡的旋律

大腦的聖誕頌歌

楊馥如

心理學家發現,年度聖誕音樂若過早開始播放,有可能對某些族群的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例如,零售業工作者,上班環境不間斷地播放節慶音樂,可能連續8小時重複聽某些歌曲,而且完全沒有調整播放的權利,對大腦是很辛苦的負擔。


挑戰邊界

了解你的極限(然後超越它們)

郭文泰

我走入臺中國家歌劇院觀賞羅密歐.卡士鐵路奇的作品《兄弟們》之前,前台服務人員提供了耳塞和口罩給我,我的心跳開始加速。這些是對我們即將體驗的「過度」的警告,它們表明這不僅僅是一個視覺體驗,這個作品也會攻擊我們的耳朵和鼻子。




關於戲劇的五四三

去看了喜劇表演

簡莉穎

在朋友的邀請下去看了卡米地站立喜劇爭霸戰台北場初賽,看了12名演員的演出,意外還蠻有趣的。特別是編劇友人Birdy(編按:馮勃棣)的演出又喪又好笑,難怪憂鬱症,比他的劇本好笑(這是開玩笑)。


  書信體

場面調度VI

高俊耀

是枝裕和的《橫山家之味》是關於長大離家的孩子們,因為長子忌日而回家與年老雙親共度一個夏日的故事。沒什麼高潮迭起的劇情,就是坐著聊天、走著聊天、邊做家事邊聊天,人情世故就在穩健明淨的鏡頭中徐徐盪開,像空氣那般淡漠。




分隔線

看更多

分隔線
項目圖示 【評論】曲判30,古調新傳 評唐美雲歌仔戲團2023經典重現《曲判記》
項目圖示 【演出】《人間條件八》口碑爆棚 緊急再加場
項目圖示 【演出】果陀劇場《妳和我和他的真相》 荒誕絕妙喜劇揭開婚姻真相
項目圖示 【演出】表演工作坊《隱藏的寶藏》 賴聲川的剖面喜劇
項目圖示 【演出】陳家聲工作室《馬文才怎麼辦》 反轉馬文才既有形象
項目圖示 【演出】VR沉浸互動展演《巴黎舞會》推出長演型定目劇
項目圖示 【展覽】「Got RIFF_當代布袋戲」特展 開啟偶的多元宇宙



PAR表演藝術LOGO

PAR官網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Facebook圖示   Line圖示   轉寄給朋友   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