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父親的一些論點,直到現在還受益匪淺。比如提到演員的「疊折換胎」,意思是演員要演很多不同角色人物,每個形象要像是扇子疊起來,看不出扇子打開來的模樣,看不出演員演上一齣戲角色的痕跡,所以對角色人物的分析要下功夫。父親創作的一個現代戲是《白毛女》中的楊白勞,因為是個窮人家,怎麼坐、怎麼拿筷子、怎麼拖著碗等小動作都要講究,「一個人的地位,與他的心態、性格都是聯繫在一起的。」他認為這就是父親作為演員的研究方法。
以台灣大劇場為例,目前流行的是通俗劇、音樂劇及諷刺喜劇(沉浸式劇場就不用談了,它只是時髦的東西、投機的產物,遲早會退流行)。這3種都是保守的類型,令人聯想18世紀的英國,當時流行的就是通俗劇和諷刺文學。
你能夠想像一個沒有音樂、沒有舞蹈與繪畫的世界嗎?藝術允許我們審視什麼是人類,將人們的思想聚集在一起。在艱難時刻,撫慰心靈,使我們理解所經歷的一切。但是它的確有一定的門檻,作為一位藝術家必須清楚認知自身想表達的意念或美感。
這次音樂會中,合唱團員不但配戴收音麥克風,指揮洪晴瀠也穿著整套動態捕捉衣,手掌上加上有手套裝置;演出中將透過5G科技,投入數位轉譯與AI聲紋即時視覺影像生成技術,解析演出者人聲表現的獨特節奏、音頻、音量,運用5G低延遲特性0.1秒速度生成即時動態影像;同時透過5G AIoT邊緣運算技術,當下捕捉、運算指揮揮舞著美妙旋律的動作力度與姿態,將它轉化為粒子與光等等畫面,帶領觀眾進入視覺化的奇幻體驗。
在全球的永續浪潮下,藝文與時尚產業眾多品牌紛紛加入環境倡議、關注人權發展,轉型成為兼顧環境永續與社會共融的商業模式。2022 年時尚品牌YENLINE 與極光打擊樂團攜手合作的「LA LA BAN 與祖靈的對話」從宜蘭、花東的山林與海洋展開,將大地所孕育出的噶瑪蘭族人文與技藝,透過時尚與擊樂的轉譯,融合而成了一場觸動生命的展演,感動在場觀眾,以及線上同步觀賞演出的花蓮新社噶瑪蘭族人。
從2016年開始,兩廳院陸續完成合於法規的無障礙席次、身心障礙席次、無障礙電梯、無障礙坡道、服務台感應線圈等硬體設施,並且藉由口述影像、輕鬆自在場等設計,進一步往所謂的「共融場館」邁進,呼應「人人的劇場」價值,讓不同民眾都有可能走進兩廳院欣賞演出。 這些看來皆符合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的作為,其實初始並非透過永續思維來想像與規劃的。以場館的硬體更新來說,最初是很實質面地解決劇場電能與電費的耗費。
面對永續,歌劇院擁有一個絕佳的起跑點——建築設計期間,整體設計概念就往「綠建築」邁進,2016年開幕之時,就已獲得綠建築認證。綠建築認證每4年都需要被重新審核一次,順著這個起始點,歌劇院後續的館內裝修皆優先採用綠建材。
由於是大型單一屋頂綜合劇院,再加上營建過程的規畫,首先必須面對的是空調與燈光系統的盤點。特別是空調的節能,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表示,衛武營是國表藝三館中唯一設有「空調顧問」的場館,透過定期開會討論來調整系統。
為了在個別業界推動永續,國內國外都有不少以產業從業者為主成立的相關組織,本文特別介紹與表演藝術相關的2個組織:台灣本地成立的「TASA 台灣藝術永續聯盟」與歐陸劇場界成立的「STAGES 永續劇場聯盟」。
《寫給滅絕時代》,可以說是將永續推向極致的作品。 其中有幾個主要條件必須遵守,包含需要1位女性、有色或在人口學上來自種族弱勢族群的演出者;不依靠場館系統電力,須在台上自行發電,並且瞬間最高瓦數不得超過150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