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鋼琴家嚴俊傑擔任藝術總監的「國際大師鋼琴藝術節」(IMPF)從2017開始,明年年(2024)將舉辦第5屆。由於堅持「實體的交流才有溫度,才符合我們對藝術的追求。」歷經3年蟄伏,2023年底終於宣告藝術節即將回歸!以往都在台北舉辦,今年特別移師高雄,讓藝術節在風景優美的南台灣進行,嚴俊傑表示:「全程都在高雄的中山大學、衛武營,在不同的場地舉辦各種活動。」
「藝術節邀請了多位國際大師們,讓學生在尋找國際舞台、升學、參加大賽各方面都有適當的跳板。」嚴俊傑介紹,這次將有9位國際大師與9位在地教授與會,國際大師來自美國、亞洲及歐洲:亞歷山大.莫圖茲凱恩(Alexandre Moutouzkine)是曼哈頓音樂學院鋼琴系的共同主任;伯里斯.史陸斯基(Boris Slutsky)從2019年秋季為耶魯音樂學院的鋼琴教授,是美國當前最紅的教授之一;法比歐.比迪尼(Fabio Bidini )在布梭尼國際鋼琴大賽和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上造成轟動,目前是美國柯爾本音樂學院教授;而今年88歲的約翰.佩瑞(John Perry)是嚴俊傑以前的老師,教過非常多有名學生,他於2017時第一次參與藝術節,今年又依約回來。
亞洲則有3位:來自韓國的柳雪莉(Shirley Yoo)是琵琶第音樂學院教授、朱喜晟(Hee-Sung Joo)韓國第一學府首爾大學教授;新加坡鋼琴名家王聰瑀(Congyu Wang)自己也有音樂節、也出書、拍電影,是為相當特別的人物。而來自歐洲西班牙的胡安.拉戈(Juan Lago)是西班牙坎皮略斯國際鋼琴大賽創辦人暨藝術總監。台灣本地的名師群則有知名鋼琴教授魏樂富與葉綠娜、中山大學音樂系主任林雅敘、北藝大新聘音樂教授保羅.肯恩(Paul Kern),還有廖皎含、廖培軍、葉孟儒、盧易之、鍾曉青等鋼琴名家開設講座。
嚴俊傑透露,往年都有近百位學生報名,來自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2020年起,音樂節也舉辦第一次「國際大師鋼琴大賽」,首屆得獎的馮以宸不僅獲得環球唱片發行個人首張專輯,也獲邀在台灣巡演,之後也會在馬來西亞與新加坡演出。歷屆藝術節已培育出多位令人驚豔的鋼琴新秀,包括來自馬來西亞的熊仟怡、Vincent Ong,台灣的林灝維與黃羿,中國大陸的劉咏秋及韓國的Seongwoo Moon等。為了幫優秀青年鋼琴家創造更多舞台並接軌國際,2024年藝術節將同時舉行「明日之星音樂會暨選拔賽」,獲評選第一名者不僅將獲得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於2024年8月合作演出一首鋼琴協奏曲的機會,同時將獲邀在馬來西亞UCSI大學舉行獨奏會。
2024的藝術節將於1月27日假西子灣沙灘會館舉行開幕式,緊接著大師班將在6個場地讓80個學生參與,所以總共會有480堂國內外名家大師班登場,也開放旁聽生參加。2月4日的閉幕典禮則是在衛武營舉行的「大師雲集音樂會」,由8位國際大師參與演出。上半場曲目都是圓舞曲,展現作曲家們經歷過的美好年代,以及世代交疊與戰爭的感傷。下半場則是俄國作品,包含了斯特拉溫斯基作品、拉赫瑪尼諾夫的雙鋼琴組曲等。長年在世界各地演奏與評審的嚴俊傑感慨,台灣鋼琴藝術對於品味、審美上相對薄弱,希望能夠藉著藝術節的舉辦,讓學子們獲得更多的國際交流,並且使得學習風氣更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