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電子報 2025年07月16日如無法順利瀏覽內容,請按此處 |
暌違30年終於登場RCO與BFO精湛演繹這場空前規模的音樂盛會,不僅是樂迷引頸期盼的盛事,更是繼上屆舉辦後睽違30年歷史性時刻。主辦單位邀集了5大世界頂尖樂團,在11天內完整演繹馬勒的10部交響曲,堪稱一場跨世紀之約,更是馬勒音樂在疫情陰霾後的一場重生。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從台灣前往參加音樂節的樂迷朋友多達上百位,是亞洲國家中規模最大的一群馬勒迷。 ![]() |
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喜迎30周年從宜蘭出發,與世界合唱共鳴今年的音樂節,將由斯洛維尼亞作曲家裘比為本屆量身打造的《詩篇清唱劇》揭開序幕,靈感來自醫師范鳳龍38年如一日投身台灣偏鄉醫療的真實生命歷程。作品取材自詩篇經文,融合台灣福佬、客家、原住民語音特色與中歐音樂語彙,象徵「希望、信仰、愛、喜樂與和平」等普世價值,將由作曲家親自指揮共同演出。 ![]() |
簡單地成為一名演員就好演員鮑奕安錄取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有點誤打誤撞,但並不是一無所知。鮑奕安的嬸嬸與叔叔都是影視從業人員,甚至自己未見過面的爺爺,曾導過話劇《雷雨》,兩者的區隔明明白白。他說自己是申請入學,必須參與面試,並準備一段獨白。他當時詢問過嬸嬸的意見,選了《推銷員之死》的其中一段。「其實不知道自己在幹嗎,台詞也講錯。」 ![]() |
走過迷惘猶疑,因為「想要」,所以演奏日本鋼琴家小林愛実這晚的曲目以舒伯特開場,以蕭邦收尾。聽眾未必知道,這兩位作曲家對小林來說,代表著兩種不同時期的她自己。蕭邦,是她的門票。從3歲學琴、7歲與樂團共演、14歲發行專輯、20歲進入蕭邦鋼琴大賽決賽,再到2021年拿下第4名——蕭邦讓她被世界聽見。但舒伯特,卻像一面鏡子,讓她重新看見自己。 ![]() |
立即欣賞 |
看更多 |
![]() |
![]() | 評《三個傻瓜》傻瓜,不需要講道理嘛! |
![]() | 評《王熙鳳大鬧寧國府》青春版 舞台語言的互文性 |
![]() | 身體藝術節首度登場 開展山海之間的藝術冒險 |
![]() | 全民大劇團《情人哏裡出西施》譜出新篇章 |
![]() | 客家大戲《1895乙未英傑─徐驤》再現台灣不畏強權歷史 |
![]() | 第27屆臺北藝術節「超限動」9月啟程 |
![]() | 首屆臺北戲劇獎 同黨劇團《父親母親》奪最佳戲劇獎大獎 |
![]() | 好聲青弦奏響維也納金色大廳 連續三年勇奪金獎為台灣爭光 |
![]() |
PAR官網 | 聯絡我們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