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总编辑的话 Editorial
专栏 Columns
- 演员的库藏记忆
- 讲古X舞思舞想
- 一字一剧场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编辑精选 PAR Choice
企画特辑 Special
艺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 以语言撞击身体 以空间呼应戏剧 《等待果陀》之前:戈契夫的团队与他们的剧场 / 文字 陈佾均 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剧场研究硕士 / 40
- 访《等待果陀》导演 潘提列夫 差异,让每个社会更强大 / 访谈、翻译 陈思宏 / 44
- 从犹太难民到厌世代 活在当下的等待 潘提列夫的《等待果陀》新解 / 文字 耿一伟 台北艺术节艺术总监 / 48
TSO精选 TSO Choice
即将上场 Preview
焦点专题(一) Focus
- 里米尼纪录剧团 《遥感城市》 耳机引领的奇幻旅程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63
- 她说、你做,是谁的未来? 里米尼纪录剧团《遥感系列》 / 文字 林冠吾 柏林自由大学表演艺术文化交织国际研究中心(IRC)研究会员 / 64
- 谁的城市?谁的政治? 在柏林与澳门的《遥感》经验 / 文字 陈国慧 香港剧评人 / 68
- 专访《遥感系列》导演 史蒂芬.凯吉 给你一场与演算法同步的虚实旅程 / 文字 林冠吾 / 70
演出评论 Review
新锐艺评 Review
企画特辑 Special
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地狱、炼狱与天堂 浦契尼的歌剧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86
- 从独幕剧到《三部曲》 看浦契尼的歌剧路 / 文字 罗基敏 台湾师范大音乐系教授 / 88
- 新世纪潮流中另辟新局 三部合一的整体理念 浦契尼的《三部曲》与廿世纪初的剧场美学 / 文字 梅乐亘(J?rgen Maehder)柏林自由大学音乐学教授退休,现任教於瑞士义语大学 翻译 罗基敏 / 92
- 歌乐与故事 铺陈哀乐人间 浦契尼「三部曲」剧情概述与音乐介绍 / 文字 张皓闵 / 96
- NSO歌剧《三部曲》导演 罗宾森 我的更动,是为了让观众更了解这部作品 / 文字 蔡永凯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学博士 / 100
- 浦契尼最佳诠释者 再演浦契尼 一晚演出完整《三部曲》 为NSO 30画下完美句点 / 文字 李秋玫 / 104
企画特辑 Special
聚光灯下 In the Spotlight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 表里泰国(上) 表.外国人眼中的微笑之国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112
- 泰国旅游,你「看」到什么? 包容多元的微笑大国 奇幻缤纷的观光表演 / 文字 张慧慧 / 114
- 曼谷观光剧场地图 / 文字 张慧慧 / 116
- 台湾创作者眼中的泰国 许家维 古老事物已消失於日常,但仍存於传统表演中 / 文字 张慧慧 / 120
- 台湾创作者眼中的泰国 陈武康 现代又传统、融合又大胆的国度 / 文字 张慧慧 / 123
- 台湾创作者眼中的泰国 吴文翠 以祭仪身体与泰国少数民族接上地气 / 文字 张慧慧 / 124
- 台湾创作者眼中的泰国 蔡蕙 泰国人对其音乐极为虔敬且自豪 / 文字 蔡蕙 / 125
全球抢先看 World Stage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纪念大师 In Memoriam
艺视窗 News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 专栏 Viewfi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