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ature
专题

作曲家 李元贞

用音乐生成图像、牵动记忆、打开世界

文字|李元贞
官网限定报导  2025/09/11
资深音乐工作者 林伯杰

强敌环伺,更要听见台湾乐团的声音

文字|林伯杰
官网限定报导  2025/09/11
资深乐评人 林采韵

挑战「大礼包」制作极限,聆听台湾破格新声

文字|林采韵
官网限定报导  2025/09/11
古典乐网站「MUZIK AIR」副总编辑 连士尧

跨界较劲、乐坛交响,听见音乐的多重风景

文字|连士尧
官网限定报导  2025/09/11
夜莺基金会讲师 张皓闵

从马勒到萧斯塔可维奇,黄金组合的必听现场

文字|张皓闵
官网限定报导  2025/09/11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
焦点专题 Focus

身体 X VR——从「不可见之感」出发的阴性叙事

身体 X VR——从「不可见之感」出发的阴性叙事

在虚拟与现实的界线逐渐交融的今日,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VR)不仅是一种观看的工具,更是一种触动身体、延展感知的场域。本企画「身体 X VR从〈不可见之感〉出发的阴性叙事」,从阴性视角出发,聚焦3组台湾艺术家的实践,探索身体如何在 VR 中消散、重组、生成,并与情感、记忆与未知力量交织。 在疫情促使创作转向的契机下,编舞家何晓玫以《林投姐,妳叫什么名字?》透过女性鬼魂的凝视,将舞蹈、吟唱、米艺与 VR 融合,让漂浮、裂解的身体在虚拟空间中得以延续,开启观看破口,让潜伏于历史阴影中的女性得以发声。 另一方面,编舞家苏文琪则延续10年的科学探索,从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走向宇宙深处,历经《黑洞博物馆+身体浏览器》,推出新作《暗宇之感》,深入创作的洞穴,尝试以 VR 再现黑洞、暗物质等「不可见的存在」。在她的实践中,科技不再是硬核的展示、不是创作的目的,而是透过阴性质地的敏感与柔韧,向不可知提问,体现不可言说的能量。 而由双胞胎编舞家谢筱玮、谢筱婷历时7年酝酿的《The Awake》正迈向最后一哩路,以渐冻人的身体经验为切口,转化病友与家属的幽微情绪与时间感,藉 VR 打开非线性、片段化的情感场域。观众不仅「观看」作品,更被牵引著进入其中,在感受先于理解的过程里,将自身生命经验投射其中。 这3件作品有各自的核心关怀,却在 VR 的延展里相互呼应,指向身体作为感知载体的开放性,并透过敏锐凝视,触及那些难以名状、无法被符号化的「不可见之感」。这些创作不仅挑战剧场与观演的边界,更以阴性叙事为方法,让 VR 成为感官、情感与记忆交错的场域。 她们共同展现的是阴性叙事的力量:不在于给出唯一的答案,而在于共感他者的生命经验,打开更多感受与想像的可能。
PAR订阅方案广告图片
德国、奥地利

「作品周年」「女性」成焦点 多样策划吸引乐迷兴趣

文字|邱秀颖
官网限定报导  2025/08/27
美国、英国

美国建国250周年 交响乐界响应多但仍偏票房导向

文字|王世强
官网限定报导  2025/08/27
亚洲

四大旗舰乐团布局新乐季 凝聚在地特色走向国际舞台

文字|曾柏雄
官网限定报导  2025/08/26
法国

巴黎歌剧院150年面临挑战 里昂歌剧院节目新颖亮点缤纷

文字|赖家鑫
官网限定报导  2025/08/26
数位全阅览资料库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