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多维柯.艾奥迪 回归自然本心的琴音
受疫情耽搁5年,两厅院TIFA台湾国际艺术节终于「再度」迎来义大利国宝音乐家鲁多维柯.艾奥迪(Ludovico Einaudi)。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得以先行点开鲁多维柯今年1月底发行的最新专辑《夏日印象》(The Summer Portraits),为这场漫长的等待预先暖场。 《夏日印象》的反季发行与感官自由 之所以用上代表数位时代聆听经验的「点阅」动作,是想强调鲁多维柯作为少数古典音乐背景出身的音乐家,却在串流媒体获得巨大成功,每日播放次数超过百万,更是2007年首届iTunes音乐节(后更名为苹果音乐节)唯一受邀古典音乐家。(注1)其中最知名的,应是2016年应绿色和平基金会录制的《北极挽歌》(Elegy for the Arctic)影片,钢琴家在冰川上,以琴键点缀冰原崩落、极地融解的末世声音,至今在YouTube已有2200万点阅。少了播放实体专辑、限于一时一地的仪式感,反而更展现鲁多维柯音乐如何穿透时间与空间,乘载著听者无时无刻的情绪与心境。 有趣的是,这张以「夏日」为名的专辑,却选择在深冬发行。看著鲁多维柯脸书为新专辑写下的文字:「我想起人生曾经经历过的那些夏日,生活与感官紧密联系,一天就像是一个月,一个月就像是一年,而我得以在日夜之间享有全然自由,自然成为生活最重要的核心,每日都有著全新的发现」无论夏或冬,或许正是在外在季节更迭带来的强烈体感体验下,更能让我们放下温室驯养的现代生活局限,放大一切感官,接收自然环境的变化,正如鲁多维柯看似重复、却以极简语法幻化万千的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