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劇場人」的六大條件
記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國大學修讀舞台監督課程,第一堂課,老師一邊在黑板上寫出「專業劇場人的六大條件」:知識、好奇心、學習力、觀察力、適應力、溝通力,一邊撂下狠話:「如果你沒有這些條件,離開請趁早!」
記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國大學修讀舞台監督課程,第一堂課,老師一邊在黑板上寫出「專業劇場人的六大條件」:知識、好奇心、學習力、觀察力、適應力、溝通力,一邊撂下狠話:「如果你沒有這些條件,離開請趁早!」
面對戶外演出,你永遠只能說自己做好了70%的準備,剩下的30%就靠天公賞臉及現場應變。工作人員永遠都要抱持一個正確態度永遠學習,並且不斷回頭檢查錯誤!對週邊及自然環境保持敏銳的觀察,並善用經驗值作出適當的危機處理,才能完成一場完美的戶外演出。
在時髦新穎、辣妹酷哥滿街跑的西門町,紅樓劇場展現另類的時髦品味,讓人在百年古蹟中喫茶看表演,小劇場、演唱會、傳統戲曲不一而足。紅樓現任營運經理王承禹說,紅樓是一個「任何事都可能發生的地方」,他希望賦予這個歷史空間多重的意義,並且朝多元化行銷企畫,讓更多人可以藉由多種角度認識紅樓。
今年胡乃元將以新的演出方式,與台灣絃樂團演出巴赫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與韋瓦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而另外半場則是胡乃元的獨奏,演出巴赫d小調無伴奏組曲第二號。這樣的演出形式頗為罕見,不僅可以見識胡乃元為大眾音樂會獨奏家的風範,也可以見識他個人深刻的音樂表現。
我說,布魯克先生,您可以收我做學生嗎? 戲劇大師說,我在主持一個劇場,但並不是學校。也許就讓我在劇場打雜吧?那你不如常去看戲,看博物館,好好生活。
這齣戲像派對,音樂吵個半死。因為哈森山來的人都聽那樣吵死人的音樂。戲開演了,哈森山來的人都坐在台上看著觀眾,他們究竟是觀眾還是我們是觀眾。戲開演了,一個少年在牆壁上塗鴨,一個少年開始講他的故事,別人開始唱他們的歌,那是科索夫的悲歌,他父兄在科索夫戰爭時都死了,他和母親來到德國,演戲的同時,母親可能還在擔心被遣返
愛文學更愛戲曲的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辜懷群,從小在豐厚的人文與表演藝術環境長大,「三國」故事對她而言,除了是閱讀的經典,更是戲台上活生生的人物,所以她閱讀三國或看三國戲時都很忙,忙著檢驗:舞台上的人和書中寫的人物像不像?書裡的人物和自己以為的人物之間有沒有差距?
跨過滿是下班人車的愛國東路,我走進行政院衛生署所在的大樓--當然不是去採訪衛生署長談健保費的問題,而是去拜訪衛生署長的新鄰居--果陀劇場。這個大 多數人已經下班的時刻,果陀新戲《我的大老婆》才正要「上工」,如火如荼地展開排練。 房子裡充滿剛裝潢好的木材油漆味,走在通往二樓排練室的樓梯間,滿滿陳列了果陀歷年作品的經典海報,《吻我吧娜娜》、《天使不夜城》、《情盡夜上海》、 《ART》。 演出「全世界夫妻間的種種問題」! 排練室裡,導演梁志民正在排《我的大老婆》的最後一場大審判的戲。這齣戲改編自好萊塢電影《大老婆俱樂部》,看過電影的觀眾應該都對片中貝蒂.蜜勒、歌蒂.韓及黛安.基頓如何整治她們的出軌老公印象深刻,是一部充滿女性意識的娛樂片。但到了編劇陳樂融與導演梁志民手中,卻呈現了不同的角度,梁志民說:「《我的大老婆》是從已婚者的角度出發,探討夫妻間的生活與兩性間的對話空間,」他還誇下海口:「光是戲中這三對夫妻在婚姻中面臨到的種種問題,足以囊括代表全世界夫妻間的種種問題。」
《嬉戲》是一個討喜的小品,在充滿娛樂喜趣的氛圍中傳達了創作者的嚴肅命題,一點也不「胡搞瞎搞」。
企圖顛覆好萊塢電影俗爛推理手法的創作理想,卻必須依賴典型的「推理」而發展情節並吸引觀眾,對創作者而言,毋寧是極大的諷刺。而一直到下半場破案線索推向高潮,謎底突然揭露,作者的後設創作意圖才得以開始發酵,以劇場即時性的特質而言,是不是一種可靠的做法?
飾演芳妮的方芳所表現的貫口功夫和陸續模仿黃梅調、京劇、歌仔戲、揚州小調甚至數來寶等等戲曲和曲藝表演,其溫和不溫吞、自在不自溺的表現,比起男人說相聲,的確創造了一種特殊的纖細和幽默風趣。
倫敦桑德勒之井(Sadlers Wells)劇院的節目總監?曾經公開表示:桑德勒之井劇院的競爭者不是倫敦其他知名的劇場,如巴比肯中心或國家劇院,而是微軟的比爾蓋茲(Bill Gates)!此語一出,令人好奇,但確實隨著社會大眾休閒生活形態的改變,以及週休二日的趨勢,真的值得我們好好想想,到底誰才是表演藝術團隊的競爭者?! 表演藝術佔用社會大眾的時間,真的是下班,不工作的時間,是大夥想要休閒放鬆的時間,因此多年前,當有人問起從事哪一行時,我多半回答休閒娛樂業。依此推理,表演藝術團隊的競爭對象並不是其他的演出,而是其他任何會佔用一般大眾的休閒娛樂活動,包括打電動,上KTV,旅遊活動,閱讀書報,看電影,八點檔連續劇,韓日偶像劇等等皆是。 另一明證,確認表演藝術的競爭對象是各種娛樂活動,依據主計處所統計公布的民間消費型態,文化服務消費是與娛樂消遣教育放在同一類別中,在七十年代,國民所得只有二千六百美金時,文化娛樂消費約佔12.8%,每年大約新台幣一萬一千五百元,八十年代,國民所得大幅成長至近九千美元時,文化娛樂消費約佔16.26%,每年大約新台幣三萬五千七百元,九十年代,隨著經濟的好轉,平均國民年所得提升至一萬二千美元時,文化娛樂消費佔所得支出比例19.23%,僅次於食品消費的20.87%,約為新台幣七萬五千六百元,表示每人每月花費的額度應在六千三百元左右。只是我想百分之八,九十以上並非投入文化藝術活動。 文化藝術工作者可否開始認真思考,藝術撫慰人類心靈,提升生活品質之餘,是否也有娛樂的效果。因為多數人在休閒的時候希望釋放工作的壓力,能放鬆,但並不表示整體表演藝術要走向娛樂化,朝輕薄短小發展。依據英國藝術管理學者波妮塔‧柯爾(Bonita M. Kolb)的理論,娛樂這個字眼含括誘惑,愉悅,迷人,迷醉,解悶以及吸引人全神貫注的魅力。 以人口數來看,全台灣超過十五歲以上的人口應約在一千八百萬人左右,以1%計算,則全年約可有十八萬人口為參與表演藝術者,若每個月看一次演出,則應有二百一十萬六千人次的參與者。依據九十一年表演藝術生態報告中的數據,扶植團隊(六十八個)全年參與的觀眾人次約在二百萬人次左右(其中傳統戲曲約佔八十萬人次,但因其場次多為免費演出,故此人數略有高估之虞),兩者相較,
「規矩」對我來說,來得不早不晚。廿一歲開始學習,接觸戲劇「表演」,一頭就扎進去了,無比用功。可是戲演得就是不好看,最好的讚美,也不過就是「嗯!你演得很認真」,或者是「你演得很小心,看得出來」我就不能演得不小心一點嗎?我就不能把那個「要好心切」的東西丟掉一下嗎?
關於在台灣聽爵士樂這件事,先別想太多,基本上我們應該無法成為全世界最棒的爵士之都,但不代表我們不需要它。有需要就有人供給。國內爵士樂迷老鳥沈鴻元告訴你:在台北,想聽爵士樂的人可以去哪裡!?
享受法國式的沙龍生活,不必然要遠渡重洋,在今日的台北城,PAR帶你從視覺、聽覺、味覺到嗅覺,一路領略賞玩台北城裡的道地法國味。
卓庭竹 前雲門舞者,近期作品有《驚夢》 站在高聳的塔頂,長髮公主望著眼下深不可測的地面,再摸摸及腰的長髮,若要等到髮長可作為王子攀爬而上救贖的繩梯,不知還要等上多少年?靈光一閃,不如換來賣火柴的小女孩,擦亮火光讓俠盜羅賓漢現身相救 記憶中最接近童話的真實,是那一年的情人節,整個房間觸目所及都是蘭花的身影,牆上、桌上、床上蔓延至一地的花海,在那詭譎的空間裡,空氣中滿溢著虛幻的幸福那一段年少的愛戀,在時隔數年後的今日想起,卻像是,最不真實的存在。問我相信童話嗎?是吧!不管是創作還是愛情,許多時候「童話」的存在,並不具足形式,也並非真有劇情或脈絡可循,它可以是個密室,提供保護與慰藉;可以是信念,在徬徨無措的瞬間擁有依靠;可以是大樹,在燠熱的午後予人一方蔭涼。 難懂嗎?其實,我也不懂,也不覺得一定要懂,就像是創作,許多時候僅僅只是直覺,直覺,而已。 石佩玉資深劇場製作人、偶戲編導,近期作品《廚房》發表於女節 在閱讀童話的當下,我開始懷疑是不是應該拒絕這些甜膩又沒營養的事,開始長大 「你是誰?」毛毛蟲問道。 這很難回答。我停下閱讀開始打量自己。 洗澡時疑惑地看著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老去的身體略顯鬆垮的小腹、眼尾細細的笑紋、微微搖晃的上臂膀。我還天真的笑著呢,打量著這樣的變化,有點意思喔。但過程呢?想不起來。就算蘋果熟爛了腐敗了也是有氣味重量溫度的過程啊,怎麼我的變化在腦中空白如一張紙?到底真的發生了嗎?難道,「時間」只走過身體壓出一些痕跡,卻沒有走過心留下記錄?還是心長久以來被新鮮真空包裝,不會腐敗也不會長大?這樣一來,打開後很有可能會瞬間氧化老去,立刻死亡。那麼,我是該不顧一切地打開這層童真塑膠薄膜?還是維持真空,偋住呼吸,睜著無辜的漫畫星星眼睛看變形的奇妙世界? 快來一隻狂奔的兔子把我帶走,我真的答不出來。而這不過是愛
改編自電影《天堂過客》,即將在實驗劇場上演的音樂劇《天堂邊緣》,不砸大錢搞華麗排場、聲光特效,反而另闢蹊徑,以有限的資源、樸實的形式實現最大創意,用動人旋律擄獲音樂劇迷的心。
《廚房》正是以戲偶與真人搭配演出,傳達出現代生活與傳說故事之間的互動想像,議題雖然簡單,卻具有現代女性的現實思考。
這個演出最大的意義不在於「家庭深層鑽探」,而是告訴我們:劇場應該是一個可以看,也可以聽的地方,偏廢一方,都將是一種災難。
一向被誤解為簡易、天真,且沒什麼驚人效果可發揮的海頓奏鳴曲,郎朗的詮釋在清晰高貴中,還能突顯出該曲經常被忽略的層次感與戲劇的起伏性。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