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艺评 Review
日常,即是美丽的抗争
《任何搞分裂的企图都将以粉身碎骨告终》(以下简称《粉身碎骨》)名称引自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对香港反送中人士的严厉警告,看似政治意味十足,舞作却意外地少见指涉、隐喻特定事件。透过音乐、灯光、文本、肢体相互交织,在谈论抗争激进暴力的标题下,温柔而坚定地思辨后真相时代民主社会自由价值何在最深刻的警示与盼望。 有序的自由 不同于多数舞团以相似年龄、文化背景、身体条件的舞者组成,《粉身碎骨》中舞者年龄由17岁跨度至72岁,性别认同、种族、语言、国籍各异。随著磅礴而略带诡谲的亨里克.葛瑞兹基(Henryk Gorecki)大键琴协奏曲响起,舞者或随正拍延展双臂,或压反拍转动躯干,或踩碎拍疾速狂奔。看似各自独立的独舞,构成了兼容并蓄的和谐。17位舞者,17种肢体动态,无人哗众取宠地夺人目光,亦无人沦为背景。在周而复始的乐句中,每个乐音都能在舞台找到恰如其分的表达。 然而,人人皆能自由展现自我的背后,和谐的关键在于规范。从开场至尾声,舞台上几何对称的线条始终不曾消失,极具存在感地引导舞者的行动,反复回响的大键琴协奏曲亦是如此。舞者们可以压抑沉著,亦能潇洒奔放,唯独不能脱离节奏。当代民主社会中,从假新闻漫天飞舞到网路社群暴力,自由与人权口号,似乎反成为肆意妄为的借口。不合时宜的律法固然该被更新,但规范的本质,并不是为了限制,而是尊重。因为有规范,舞者才能恣意舞动;因为尊重,我们才能享受有序的自由。 日常的延续 《粉身碎骨》虽欲表达强烈的政治意涵,在不如戏剧类作品有大量素材作为载体的舞蹈体裁下,杨.马腾斯并未将舞作聚焦于抗议、游行、呐喊、暴力等等张力性场面,反而选择了极为巧妙的切入点日常。在一次又一次循环的大键琴协奏曲间隙,穿插作家Ali Smith的诗词、 Max Roach和 Abbey Lincoln的爵士音乐,以及说唱诗人Kae Tempest的流行乐《People's Faces》,在纵向的抗争历史爬梳和横向的舞作叙事脉络交织下,构成了完整且强而有力的结构。 其中,一如平凡人们的生活,或许会为了所相信的价值走上街头,或许会因群体凝聚力而感到希望,或许会因网路暴力而被伤害,或许会对漂泊不
文字|李昀臻
官网限定报导 202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