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源、能量与形象 《混沌身响第六番 王如萍X李世扬》中的声音与动作关系
针对插曲与整体间的关系,让我们问的更激进些:在我们看不见的那些黑暗时刻,舞者有继续表演吗?难道两位表演者彼此扑灭打火机与火柴的光源不是为了偷懒吗?我们是不是在看不到的时候,以「声音」的内容为基础,在可见与可见的两点之间自行想像并内插了诸多动作的情节?这些提问都指向《混沌身响第六番》所在意的光、声音(音乐)与动作(舞蹈)之间的关系。
针对插曲与整体间的关系,让我们问的更激进些:在我们看不见的那些黑暗时刻,舞者有继续表演吗?难道两位表演者彼此扑灭打火机与火柴的光源不是为了偷懒吗?我们是不是在看不到的时候,以「声音」的内容为基础,在可见与可见的两点之间自行想像并内插了诸多动作的情节?这些提问都指向《混沌身响第六番》所在意的光、声音(音乐)与动作(舞蹈)之间的关系。
「混沌身响」这个二○一六年底开始的计划,源于艺术总监陈武康的纽约驻村经验:「表演可以随机在各种地方,以小小的形式发生。」于是他与音乐家李世扬策划,以骉舞剧场排练场为基地,配对了不同的音乐家和舞者即兴碰撞。这个不以「舒适看演出」为目的的演出计划,回归了「开心跳舞」的初心,也让观者更靠近地目击身体/声音产生火花的直觉式表演现场。
骑士坠鬼马在小说中的隐喻,跟编舞家意欲表达的「知道」,倒也不谋而合。见过死亡伤痛之人,如同见过恐怖骇人的生物,要向没见过的人说明「它是什么」,恐怕是难上加难。不过,对真的经历过的人而言,恐怕也会同意,它真的「太多了」,能有一个作品来帮忙传达与诉说,无疑是健康的。
这次骉的呈现或许是「矜持」且,也许,不friendly的。年中苏威嘉呈现多年来探索独舞肢体可能性的《自由步》,或也是一个不想再自溺于先前成功、另辟山头的尝试:饱满而情绪深入、百无禁忌!骉已走到一个正视自己现今阶段的处境。
这回不是男人跳舞,也不只是男人与女人跳舞,而是两对伴侣,各自编作双人舞,然后放在同一个舞台一同起舞这是骉舞剧场的新制作《两对》,由陈武康与叶名桦、刘冠详和简晶滢这两对生活中的伴侣演出。创作发想从生活出发,私人的关系延伸至舞台上奇妙的互动,是默契的展现,还是隐隐的对抗?两对四人以舞步构筑的平行世界,将让观众看到怎样的隐喻?
面对一片无涯浩瀚,人行至此,何以为继?由这样的一幅画《雾海上的流浪者》引发,骉舞剧场展开了新的冒险十一月份演出的制作《继承者》,以连续三周、但周周不同的表演,透过提问、追溯、瞻望,绕著「继承」的主题各自表述。
在《继承者Ⅲ》编舞家以这些基本的动作呈现,不只让身体呈现出孤立的状态,最主要也是让语言的表达退回到空白的状态,将舞蹈的身体在虚饰化的动作结构中失却的意志力,借由这些单纯的动作,而凸显出个体赖以「即兴」能动所产生的行动意志,得以让身体被看到它存在的事实,这跟在前现代舞中只看到虚饰化的身体美姿是两回事。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