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瑞克.汉姆史密斯剧院《群鬼》。
    伦敦

    汉姆史密斯剧院新版《群鬼》 当代新诠释引发剧场圈话题

  • 2025传艺金曲剧展宣告记者会大合照。
    戏剧(曲)

    2025传艺金曲剧展 得奖剧作再现

  • 现任小泽征尔音乐塾副塾长原田祯夫(中)与学生交流。
    焦点专题 Focus

    歌剧如何制作?小泽征尔音乐塾打造年轻音乐家的歌剧学习舞台

  • 波瓦(左三)与杜尔勒(右一)等「里约被压迫者剧场中心」草创成员。
    话题追踪 Follow-ups

    以艺术点燃人权之火

    记巴西剧场大师波瓦94岁冥诞与「316被压迫者剧场日」
香港artmate-五月号广告图片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网站导览

PAR 表演艺术杂志

:::
  • News艺讯
  • Preview演出
  • Feature专题
  • World国际
  • Columns专栏
  • People人物
  • Review评论
  • Focus话题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杂志
  • Subscriptions数位全阅览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数位全阅览
    2. Magazine 杂志
    3. Book 书籍
      1. 表演艺术年鉴
      2. 在两厅院遇见大师
      3. 两厅院创作全纪录
      4. 表艺文摘
      5. 达人系列
      6. NSO发现系列
      7. NSO歌剧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两厅院乐典
      2. 其他
    5. DVD
  • 广告刊登
  • 联络我们
  • 会员专区
  • 繁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订阅电子报
:::

Sally Coh

发表文章 1 篇
  • 特别企画 Feature

    表演艺术的泛科学

    近年科学史研究的基调是──自然是被建构出来的、而不是被找到的,正如真理是被制造出来的。那我们呢?在「超人类时代」,我们当然也不再「自然」。 我们远古的祖先们赤裸地倚靠他们的感官适应世界,百万年后的科技时代,我们能一秒内与千里之外的人面对面、能同时介入多重维度的虚拟空间、能与机器人对话我们成了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前所未有地延伸了高科技感官,此些加诸身体之上的新奇事物,改变了我们参与世界的方式。 表演艺术以身体为现场,在此洪流中并未缺席。尽管一般认为科学和人文分属左右脑的思考模式,但创作者面对科学及科技的好奇与实验,仍以跨学科的想像,不断刺激著艺术创造的发展与变化,探索既有维度以外的维度,来认识世界或面对自我。 本期透过梳理当代影像科技与表演艺术的关系简史,深入新媒体时代的身体展演,并以三大关键字──几何、影像、机器人──探勘表演艺术与科技的相遇场景,看艺术家如何在舞台上借由他们的泛科学实践,穿越近未来之所。

    文字|本刊编辑部
    第302期 / 2018年02月号
免费订阅PAR电子报,获取更多艺文资讯!
*通过递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并同意已阅读本网站的使用条款,私隐政策和个人资料收集声明。
:::
PAR 表演艺术杂志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广告刊登
  • 电子报
  •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
  • 国家两厅院
  • 网站导览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两厅院《PAR表演艺术》版权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统一编号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关演出资讯,如有异动应以主办单位公告为准。
服务条款 | 隐私权声明 | 著作权声明
通过A无障碍网页检测

本网站使用 cookies
为提供您更多优质的内容,本网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术。 若继续阅览本网站内容,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s,关于更多 cookies 以及相关政策更新资讯,请阅读我们的隐私权政策与使用条款。

  • 搜寻
  • 广告刊登
  • 联络我们
  • 会员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