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
坚持另类.非常独立「共同论坛」沟通的必要性
我记得在八○年代早期,很多人喜欢讲「地下艺术」、「地下音乐」或「地下剧场」,接著流行用「独立」、「前卫」等等字眼,而现在常用的说法是「另类」。考究这些形容词在不同时期的替换与起源,其实有其特殊意义。 就其对立面来看,相对于「地下」就是「地上」,「前卫」的另一面就是传统、保守,相反于「另类」的就是「主流」。事实上,当某些人以这些字眼如「另类」等等,来形容自己的身份和工作时,已经假想了自己的对立面;仔细推敲这些形容词,便能了解这些人如何看待他们对立的东西。 「另类」激发「主流」的建立 就香港目前的情况来看,为什么「另类」会成为一个流行的字眼?我个人认为,通常「主流」都是出现在「另类」之前;通常都是「主流」建构了之后,才有人尝试想搞点不一样的东西。只不过香港的例子刚好相反;香港的「另类」剧场出现了以后,才有「主流」剧场,「香港话剧团」便是主流剧场的代表。 「香港话剧团」成立的时间不过比「进念廿面体」早几年。在此之前,香港多数的艺术创作者还在摸索「主流」的定义与界限;直到一些另类剧团的出现,才开始界定什么是「主流」,为什么这些是「主流」。香港「另类」剧团的出现代表著两个意义:一是这些剧团都藉著创作的机会,界定自己在香港社会或环境的位置;而通常在面临「位置」的寻找之前,这些艺术创作者都会遭遇以及必须解决自己的问题。虽然许多另类小剧团都有不同的问题要面对,但是与台湾小剧场界特别不同的一点是,香港这些另类剧团并没有「我们」的观念,他们甚至互不关心,而台湾小剧场的「我们」的观念却特别强烈。 评论环境与角度的不同 在香港,尽管有不同的「我」在运作,却无法形成一种「运动」的群众态势。对我来说,「运动」这个观念是现代艺术史的一个神话,似乎许多艺术创作的价値,都非得透过「运动」的发生才能凸显。然而「运动」的催生者不只包括艺术创作者,还有艺术的经销商、中盘商与评论者等等;香港的剧场环境并无法配合这些条件。主要原因在于香港缺乏整理归纳与宏观观照的评论,无法整理出一个共同认知的架构,去认识香港小剧场的环境。 我个人是透过杂志的阅读才开始接触「台湾小剧场」;当时钟明德的文章经常提到「台湾小剧场」种种现象。换句话说,
文字|傅裕惠、梁文道
第59期 / 1997年11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