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台湾乐坛将迎来一场令人期待的首次交会。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得主曾宇谦与长荣交响乐团驻团艺术家梵志登(Jaap van Zweden)携手,诠释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场演出不仅是两位音乐家首度合作,更标志著曾宇谦睽违5年、重新演绎这首协奏曲的重要时刻。此外,乐团也即将演出贝多芬的《艾格蒙》序曲及布拉姆斯c小调第一号交响曲,以飨乐迷。
选择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作为合作首演,对曾宇谦而言别具意义。即使从少年时期即已开始演奏这首乐曲,但为了维持乐曲的品质,他刻意将曲目封存沉淀。此次将它重新拿出来演奏,掐指一算已经5年,一上手,他便感到自己「有进步」。他坦言:「这几年透过演奏布拉姆斯的其他作品,包括独奏会、室内乐等,让我对他的音乐有更深入的理解。」所以现在觉得可以将这首曲子重新拿回来演出了。曾宇谦认为:「真正的进步,是透过时间与生活经验的累积。放下一段时间再回来,或经历更多布拉姆斯作品的演奏,都让我对这首曲子有更深的理解与诠释。」如今再度回归,他不但重新思考结构与运弓方式,在诠释与技术之间取得新的平衡,也对整体乐句的理解、细节的处理有更多想法。
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以其庞大编制与高强度的演奏需求闻名。曾宇谦认为,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于乐曲进行中维持体力与音乐的张力。「这是一首需要维持40分钟爆发力的曲子,要避免声音太冲、太粗糙,同时又要与乐团融合、交织。」为了应对演出所需的体能,他平时透过游泳、慢跑与核心训练保持状态,并注意避免对手部造成过多负担。

18岁即获选担任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首席、并转战指挥舞台的梵志登,其对弦乐音色与细节的高敏感度,在国际乐坛早已建立口碑。对这次与梵志登的合作,曾宇谦如实吐露出压力,但也肯定将会一次安心且富启发的经验。他说:「其实这样蛮好的,大师很了解小提琴,也更能理解我在某些乐段想表现的东西。」如此一来,也可能让彼此的沟通更加直接,有助于在排练与现场演出中建立稳定互信。
曾宇谦强调,这首协奏曲的独特性在于小提琴与乐团的互动形式更接近室内乐。「不是独奏主角带动一切,而是乐团与小提琴交替旋律、交织推进,是一场共同完成的作品。」也因此,他特别期待与梵志登和长荣交响的合作,认为这样的结构需要一位理解独奏者、也能平衡整体音响的指挥。「很多人说他带领下的乐团变得截然不同,评价很高。」因此,他自己也相当期待这场节目的呈现。
2025年是曾宇谦在柴科夫斯基国际小提琴大赛夺得最高奖项满10周年,这位不断淬炼自身艺术语汇的小提琴家,今夏才刚完成生涯最具挑战性的小提琴奏鸣曲系列演出,展现从古典到近代的诠释深度与体力意志。如今再度回到布拉姆斯,与梵志登携手合作,不啻为他音乐旅程上的又一座里程碑,也让这场演出,无论在音乐性或历史意义上,都格外值得乐迷珍藏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