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画 Feature
自己的老年自己设计,你准备好了吗?
许多人都知道,再不到3年,台湾就将成为65岁以上人口超过20%的超高龄社会。但光知道这个数据是不够的,如果你看到高龄人口变多,就认为这代表照顾负担大、医疗需求高,那你只看到一半而已。 医疗和公卫的进步让人类的平均余命变长,台湾高龄权威陈亮恭医师曾说:台湾光是短短70年,平均余命就增加30岁,迈入人类有史以来首见的集体高龄化。而人类平均余命的快速增加,打破了既有系统和架构的藩篱,使得许多设计显得过时,例如退休制度;新科技的出现与应用,一方面突显了原始设计的问题,但也揭露了很多设计当时想都没想过的全新可能,让变老这件事情变得十分有趣。 优化健康年限,在每个年纪都好好生活 谈超高龄社会,不能只偏重老人变多的事实,而应该用人口结构转变的整体思维来思考。今天出生在欧美等国家的孩童,几乎都可以活到100 岁,百岁世代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一个世代。 史丹福长寿中心主任卡斯坦森(Laura Carstensen)是此一领域的知名专家。她说,高龄社会的来临,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机会,她也强调关于老年的学习不是年过半百以后的功课,反而要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设计。这就像打靶一样,想要最后命中靶心,一定是前端的校准最重要,一点点微调就影响深远,反之,等到子弹射出后才想要改变弹道,通常是花了很大的力气也只是徒劳而已。 即将迈入第10年的史丹福设计竞赛(design challenge),今年的题目是「Optimizing Health Span: Living Well at Every Age」。优化健康人生的年限,有两个关键字:「好好生活」(living well)和「每个年纪」(every age),而不仅仅是「活著」和「老年」。卡斯坦森表示:「我们举办设计竞赛,把变老这件看似复杂、负面、困难的事情,变成一件年轻人可以努力去做的事情。我们邀请全球青年学子透过自己的创意和双手,尝试去解构和理解关于长寿人生的各项挑战。我们并不要他们提出完美的答案,因为关于老年所有的做法都还是work in progress但我们相信,竞赛的目的会开启想像、展开对话,促进更多元的讨论,然后我们可以在创新、执行、讨论、修正这样的回圈中,持续前进。」
文字|杨宁茵
第349期 / 2022年11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