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流火,中国剧坛的演出市场又迎来了一个火红的时节。一二线城市忙著在打造亚洲演艺之都、中国演艺之都或西南演艺之都,三四线城市也在搭建改造更多的演艺新空间或举办各类小剧场戏剧节。不过,此刻一些知名的剧团负责人或制作人却很难笑得出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话)的原创大戏《觉醒年代》即将亮相临港演艺中心,但是制作人却接到了众多观众的举报和投诉,「《觉醒年代》被山寨了,我们花钱看了一场冒牌戏。」她有些无奈,真李逵老是遇上假李鬼,去年上话被迫发布《觉醒年代》版权声明,今年3月底又发了一遍,但至今依旧有观众上当。
无独有偶,中国国家话剧院(国话)近期也为舞台剧《青蛇》发布了版权声明,起因是观众投诉,有打著《青蛇》招牌的话剧,但观众进剧场后发现并非是著名导演田沁鑫执导的《青蛇》。国话为此声明:「中国国家话剧院经授权根据香港作家李碧华同名小说改编话剧《青蛇》。近期,社会上发现有公司未经中国国家话剧院同意擅自使用上述作品,违法进行冒演、虚假宣传、滥用AI换脸技术欺骗观众。请观众在购买话剧《青蛇》演出票时,擦亮眼睛,辨别真伪。」
事实上,这些并不是个案,而是当下中国戏剧市场正在上演的荒诞连续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