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与挑战
遗憾的苦痛
拜读九十七期表演艺术杂志所载,现职国立台南艺术学院中国音乐系讲师的欧光勋先生之大作〈一次遗憾的交响化演出──高市国《两岸音缘国乐情》听后〉,心底未免也有几许的遗憾!虽然笔者以超过八年从事专业乐团艺术行政的工作经验,亦深谙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之道,但对于该文在全国瞩目文化媒体所做的绝对个人主观之评论与将之来和「读者分享」(见原文所载撰文之目的)的内容,由于多所存在与事实偏颇或过度臆测的摇头立场,致使笔者不得不以当事人之立场稍作澄清,一以减少欧老师在此次所感遗憾的苦痛,二则尊重高市国全体音乐家的努力心血。也感谢《表演艺术》编辑部门愿意提供版面,以平衡两造讯息交流之媒体责任。 一、主题的失焦与聚焦 首先,在欧氏撰文中提及:「两场音乐会的曲目,虽有些具有时代性与代表性,但曲目造成听觉上主题失焦的连贯性与整体性,早已削弱了听众聚精会神欣赏音乐内容的能力令人不得不怀疑,节目规划时的随机性是不是大于内容严谨性?」笔者则相对质疑,以一般高雄国乐的观众水准而言,对于本团连续两场音乐会的主题都清楚地知道──第一场是以乐团合奏为主的「龙舞音缘」(关迺忠指挥)、第二场则是以乐器协奏为主的「协奏曲之夜」(郭哲诚指挥)的规画形式与内容;两场曲目的设计均围绕著两岸国乐在廿世纪较具代表性的乐曲之选奏、以及高市国青年音乐家协奏的艺术展现;如此节目的制作安排乃用以区隔乐团连续两日演出的回异内容与多样的演艺型态,他们不但有著最基本的状况了解并且亲临盛会──这可从《表演艺术》杂志同期另一篇由任职《表演艺术》杂志编辑部门的黄俊铭先生所撰文提及:「二场非假日却连连爆满的盛况,也令台北来的媒体膛目结舌,惊讶高市国」一文中,得到再清晰不过的验证,自是不必多言!试问如果本团的策画和演奏真的如欧氏所言那样令人失望,则请问第二场还有那么多的观众涌入,难道他们都是无处可去而勉强来凑热闹吗?!因此,除非欧氏不愼自陷深井之中而未能目睹现场涌入千百观众的高度热情与如雷贯耳的掌声,或者未能熟悉高市国在音乐会策画的运作模式,而选择郁闷地在其「心里盘算」与「怀疑
文字|赖锡中
第99期 / 2001年03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