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玛丽.施列夫
    话题追踪 Follow-ups

    慢动作中的力量

    德国导演玛丽.施列夫的剧场世界
  • 《泥巴》为朱宗庆打击乐团第二部击乐剧场作品,以苗栗芦竹湳在地家族故事为本,结合打击乐、陶瓷工艺与剧场元素跨界共鸣,形塑出根植土地、心怀家园、打拚人生的记忆声响节奏。
    音乐

    朱团2025击乐剧场《泥巴》全新改版首演 奔向40周年倒数100天

  • 抗议声此起彼落的第5场〈沼泽地狱〉,梅菲斯特站上抗议焦点。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穿越现实与幻想的地狱旅程(下)

    东京新国立剧场歌剧《娜塔莎》
  • 路边的日本人

    从音符到洋葱,我的不专业料理疗愈理论

《霸王虞姬》交响组曲CD广告图片
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网站导览

PAR 表演艺术杂志

:::
  • News艺讯
  • Preview演出
  • Feature专题
  • World国际
  • Columns专栏
  • People人物
  • Review评论
  • Focus话题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杂志
  • Subscriptions数位全阅览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数位全阅览
    2. Magazine 杂志
    3. Book 书籍
      1. 表演艺术年鉴
      2. 在两厅院遇见大师
      3. 两厅院创作全纪录
      4. 表艺文摘
      5. 达人系列
      6. NSO发现系列
      7. NSO歌剧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两厅院乐典
      2. 其他
    5. DVD
  • 广告刊登
  • 联络我们
  • 会员专区
  • 繁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订阅电子报
:::

欧光勋

发表文章 2 篇
  • 企画特辑 Special

    弓弦之间— 探问土地与人的文化底蕴

    人是文化的载体,人之所以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文化,又取决于什么地形、气候、土壤养育出什么样的人。因此,人因地理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文化也因为地理环境的差异而有不同,音乐当然也在这个逻辑当中。透过这样的思维,NCO在南艺大教授欧光勋的策划下,推出「音乐地图里的胡琴世界」音乐会,试图透过地图的解析,聆听各地的特色胡琴乐器与乐曲,进而探问琴音背后的人文底蕴。

    文字|欧光勋
    第245期 / 2013年05月号
  • 回想与回响 Echo

    一次遗憾的交响化演出

    高雄市国乐团在世纪末以「两岸国乐交响化──观照现代国乐的文化面相」为主题,举行一场为期四天的学术研讨会,并于十一月二十六日、二十七日两晚,假高雄市至德堂举办两场音乐会。笔者认为一场音乐会从策划、执行、演出、现场观众、会后评论等环节,都代表了一种音乐文化的现象,此次全程参与研讨会与音乐会,有许多想法,在此提出与读者分享。

    文字|欧光勋
    第97期 / 2001年01月号
免费订阅PAR电子报,获取更多艺文资讯!
*通过递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并同意已阅读本网站的使用条款,私隐政策和个人资料收集声明。
:::
PAR 表演艺术杂志
  •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 广告刊登
  • 电子报
  •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
  • 国家两厅院
  • 网站导览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两厅院《PAR表演艺术》版权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统一编号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关演出资讯,如有异动应以主办单位公告为准。
服务条款 | 隐私权声明 | 著作权声明
通过A无障碍网页检测

本网站使用 cookies
为提供您更多优质的内容,本网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术。 若继续阅览本网站内容,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s,关于更多 cookies 以及相关政策更新资讯,请阅读我们的隐私权政策与使用条款。

  • 搜寻
  • 广告刊登
  • 联络我们
  • 会员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