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雅文
-
特别企画 Feature
产制流程与专业分工
艺术,有个刻板印象是「谈钱就俗气」了。但是,那些被视为艺术的名画、建筑等其实都「待价而沽」,而表演艺术却反其道而行,还区隔出「商业剧场」这类(不是那么精准的)名词,这似乎也与表演艺术团队多以「非营利组织」立案,产生某种「艺术=没钱」的强连结。我们又都明白,如何摆脱赖以为生的补助机制,始终是团队营运的课题。同时,场馆与团队也开始将「行销」视为组织必须,另外也有专业的制作、行销团队╱公司受委托规划。「表演艺术行销」真的成为显学?或是,要如何思考制作、行销在艺术创作流程里的位置? 从「线下」到「(不同的)线上」:媒体流变与世代变迁 剧场行销手法,首先面临到的是媒体愈趋快速的转变。 故事工厂创办人暨执行长林佳锋回看媒体变化,从1990年的传统纸媒开始,认为在2000年前在报纸艺文版面、广播、电视的露出,都能替票房挹注高强度的能量;而在网路逐渐兴起后,宣传动能也开始从线下转往线上,特别是在2009年后的脸书(Facebook),快速累积某个世代的消费人口。 另一方面,林佳锋也透过剧团的会员制度来说明这样的流变。他提到2000年到2010年间最流行的是EDM(电子邮件行销),让所有剧团快速吸收会员,但是在2010年开信率只剩下20%,并在数年内萎缩,而点击率必然又更低于开信率,于是这类行销资源已经无法有效转换为票房。因此,故事工厂将更多行销、观众经营的能量放到脸书。甚至,这段时期有更多剧团直接舍弃官方网站,转往脸书粉丝专页。 五口创意工作室共同创办人暨品牌创意总监施淳耀也提出线上宣传的转变,而这个转变不再以10年为单位,是更瞬息万变的。他指出:「我觉得这几年大家蛮在意『数位行销』,包含社群,或者是说找一些非剧场圈的人来看戏、推荐,而以前大家在意的是专业人士的背书,但是现在好像更想看到的是,如果我是一般观众,看不看得懂这出戏。」口碑影片,成为重要行销手法。「但这件事情走到现在,一般观众看到口碑影片已经愈来愈无感,因为往往是同一群人在推荐。」 社群媒体的使用人口也在这几年转变,新一个世代的年轻人不再使用脸书,转往IG、抖音等社群媒体。不过,脸书虽然逐渐老化,但仍保有几项优势,综合林佳锋与施淳耀的说法,大致有:该年龄层的消费能力相对强、脸书粉专的官网
-
戏剧
嘿!你会说几种语言?
2019年末,《PAR表演艺术》杂志提出的当年度现象回顾,由黄馨仪撰文讨论「台湾史」成为热门创作题材的时代趋势。她在文中分析背后因素:一方面是公部门与政策方向的补助推动,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创作者本身回望历史的企图。(注1)从另一角度来看,这或许也意味著创作者与受众双方对于历史遗忘的焦虑,以及试图以故事建立历史连结的渴望。 此现象延续至今,后历经这几年的疫情,国际交流几乎停摆,创作资源与能量理所当然回归在地,并以此拓展台湾之于世界的空间与时间座标。再加上前文化部长郑丽君自2017年推动的重建艺术史计划,「邀请当代社会以多元复数的观点,来重新发现台湾的艺术历程」(注2),创建、再发现的时代氛围,胜过先前世代的叛逆与颠覆,更在各文化领域之间彼此影响,如北师美馆推出《光台湾文化的启蒙与自觉》,策展论述涵盖百年前日本时代的「现代剧场」,借由异文化激荡而萌芽;抑或是近年学界投入各种台湾史研究,从政治、电影到文化,都间接转化为如《明白歌》(2019)、《热带天使》(2022)、《台湾有个好莱坞》(2019)等舞台作品。然而,当剧场愈发想要扎深历史根基(无论是创作题材、学术研究参与,或相关田野与史实考据),「语言」反倒成为最难解的问题。 在真正切入正题之前,我想先将本文提及的「台湾史」,分为日本世代以降的近代史,与帝国实质占领前多方势力争竞时期。前者即黄馨仪撰文年度现象所探讨的主轴,近年以台湾史为题材的作品,也的确大都落在这个范畴。后者或许受限语言因素(如后段详述),主力多在文学、视觉艺术等领域,然其影响依然外溢影视与戏剧。最为人知的如电视剧《斯卡罗》,舞台演出也有《重返热兰遮》(2014)与《国姓爷之梦》(2021)。 从这两条脉络来看,创作者多聚焦于台湾面临全球政治版图变动、多民族角力的年代,并试图补足过往所谓「中原史观」的挟制与缺憾。在这样的前提下,「语言」而且是纷杂多音的复数语言不只意味著忠于史实的写实考量,还承载了创作意图的期待。然而,本文非要剖析多重语言在剧场里的政治意涵(这在个别评论中多已讨论热烈),而更想突显现实之难。毕竟,台湾演员你到底要会说几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