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真迹与山寨的思辨
如何衡量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它的真伪是否影响观者感知?复制品难道无法取代原创,只是缺少灵光的仿傚?波兰导演卢卡斯.塔沃柯夫斯基(Łukasz Twarkowski)的作品《Rohtko》运用字母调换、巧妙地冒名美国前卫派画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注1),以现场表演与即时影像相互交融的叙事手法,铺陈真迹与山寨的价值辩证,深入探讨当代艺术市场的矛盾与迷思。 真假难辨的艺术评价 刚迈入不惑之年的塔沃柯夫斯基曾是波兰剧场教父陆帕(Krystian Lupa)长期的合作伙伴。近年来,他以多媒体创作横跨东欧剧场圈与视觉艺术界,被誉为指日可待的新秀导演。他的作品善用影像科技,模糊现实与虚构的分野,营造表演者与观众相互交融的虚拟空间。 受哲学家韩秉哲著作《山寨:中国式解构》的启发,塔沃柯夫斯基质疑西方文明崇尚真品的迷思:「对中国人来说,真迹只是一种理念的痕迹或体现.中国艺术史上,常常出现摹本比原作更珍贵、更有价值的现象,因为后人觉得它的制作更精美、更忠于原作的理念。」(注2)姑且不论中国人如何实际评价真迹的可贵,塔沃柯夫斯基挪用韩秉哲的论述,用意在于批判西方艺术界追求独一无二性的物质迷恋:复制与原创相较,不但被认作一文不值,更有一种道德疑虑。 随著市场化发展,拜物主义在当代艺术圈急速加剧:艺术家化为行销名牌、作品成为交易商品、展览变作一种背离原创精神的商业化事件(注3)。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疫情期间曾引爆热潮的NFT加密艺术。然而,这种数位创作也撼动西方社会对艺术品的评价标准:创作的物质性逐渐被虚拟取代、失去价值。除了电子凭证,原作与复制品完全如出一辙,这种真伪莫辨的现象让人迷失方向。
文字|王世伟
官网限定报导 2024/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