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爵士、歌仔戏 激荡呼应郑和故事
东方航海家郑和从起点到未知的航海旅程
本剧从郑和第七次航行切入,这也是他的最后一次航行。全剧穿梭于过往回忆与现在时空之间,以诗意的角度来诠释这个身分特殊、受过阉割的孤独男子。
在国际剧场大师罗伯‧威尔森的掌舵下,优人神鼓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表现风格,并结合歌仔戏小生唐美云的独特唱腔、美国知名爵士乐大师欧涅.柯曼与迪奇.兰德利的音乐,一同带领我们,经历一场探索内在记忆的潜意识奇航。
威尔森的作品本身就是建筑与剧场的跨界,绘画与剧场的跨界,甚至是摄影与剧场的跨界。本书透过摄影师的眼睛,以大量影像来纪录排练过程的点点滴滴,以及威尔森意象化的精彩演出,共同交织激荡出这一趟跨文化的艺术创作航程。
PAR表演艺术杂志编辑部
艺术总监的话
▌扬帆启航─关于本剧
关于此剧
历史背景 文/刘若瑀
▌大师掌舵─罗伯.威尔森的剧场风格
跨越记忆与想像的内在航行
─从《郑和1433》谈威尔森晚期风格 文/耿一伟
跨文化景观与梦境拼贴
─谈威尔森的剧场叙事 文/耿一伟
▌影像航海日志─排练日志
摄影/许斌
▌伙伴同航─制作群访谈
我的1433旅程~唐美云的说书人角色 文/纪慧玲
鼓声、爵士、歌仔戏 激荡呼应郑和故事
─黄志群与与迪奇.兰德利 共谱声音的跨文化对话 文/李秋玫
东西合璧汲取抽象 打造极简之美
─专访服装设计叶锦添、舞台技术指导王孟超 文/廖俊逞
▌历史奇航─精彩剧照与文本重现
▌返航回响─演出评论
激烈的美感实验.动人的反暴力宣言─评「郑和1433」 文/鸿鸿
国际大师的台湾创作应留下注脚 文/邱坤良
世博会之「看」,我看《郑和1433》 文/林乃文
「郑和」作为后殖民戏剧的历史意象 文/王墨林
一场美丽的「误读」 文/傅裕惠
孤独的悲剧英雄—试评《郑和1433》 文/杨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