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绮
客座总编辑,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执行长。
-
特别企画 Feature
前进吧!趁年轻开始的第三人生思考术
你对老的想像是什么呢?台湾将在2025年迈入超高龄社会,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20%,换言之,平均每5人之中,就有一人65岁以上。「高龄」、「老化」等议题离我们都不再遥远,而迎接这样一个「银色世代」来临,我们可以做的第一件事,或许就是重新认识「老」。 相比于世界各国人口,从65岁以上人口占7%的高龄化社会到占20%的超高龄社会,法国历经155年、英国96年、美国86年,这些国家都有较长的时间去经历这个过程,去探索、学习,从失败中尝试改变,但台湾却仅有短短32年,我们的高龄化来得又急又快,好像还没准备好,国家的人口就瞬间老了。 而社会大众对老人形象多数还是和病弱残穷连在一起,普遍认为他们是经济、身体均属弱势、需要帮助的一群人;政策制定、相关老年论述,也多围绕在:老年人口快速增加、照顾人力比快速降低、照顾人力严重缺乏、家庭和国家照顾压力大等,可以说台湾政府和人民,对于老年生活的想像过于消极与负面。 高龄者的重新定义 事实上,根据卫生福利部2015年公布的《高龄社会白皮书》指出,台湾高龄人口中,约83.5% 属健康、亚健康者,也就是说,台湾超过8成的65岁人士中,或许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但可以透过运动、饮食或药物控制,不影响每日生活,基本上行动自如、生活可以自理;而另外的16.5%虽然需要长照服务,但也不是每一个都需要高度介入或24小时的照顾服务,许多只是需要一星期几小时的照顾服务。 联合国定义所谓老年人的岁数或许还停留在65岁,但65岁人士的样子其实已经大大改变。尤其在2021年满65岁的人,可以说是台湾的「国教世代」,他们是国小毕业免试升上国中的第一代。换言之,现在65岁人士和早他们5年、10年的长辈在教育程度上已有很大的不同,早期那些一辈子务农、完全不识字的长辈已经愈来愈少,现在这一群「长辈」,受过良好教育、注重健康、财务自由、身体或有慢性病但依然过著健康有活力的生活 ,他们和过去定义的老人已经大相径庭。 认知到高龄者的面貌与需求以往已大不相同,才能相应的以更适切的角度来思考如何为高龄做准备。以目前国人平均余命计算,国人退休后,平均还有20到30年的时光,如何接受自己的身心改变、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后样子,以及在漫长的
-
编辑室碎碎念 Editorial
编辑室碎碎念
很荣幸与开心受邀参与《PAR表演艺术》杂志11月号的编辑作业。很期待透过本期内容,让有意愿促进高龄与艺术共融的专业人员可以了解高龄样貌与其多元、可塑性,进而在台湾迎来超高龄人口的时代下,不只为表演艺术开创更多可能行,也成为推动高龄友善的重要力量。 其实若将时光倒转10年,要我谈高龄与表演艺术的结合,我恐怕只能高举白旗;然而,这10年来因缘际会下,基金会有机会将表演与艺术带进长辈服务中,也帮助我从中看见两者间碰撞出的火花,远比想像的还要绚烂。 2012年,弘道开始积极推动不老梦想,努力为长辈打造各种梦想舞台,其中之一,就是带领3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素人阿公阿嬷站上台北小巨蛋演出「仙角百老汇」,透过专业团队与导演的串联,让朴实的阿公阿嬷们华丽转身为耀眼巨星,完全不懂饶舌歌的长辈跳起街舞也是有模有样,努力以鼓棒击出磅礡节拍的是轮椅上的失能长辈。 舞台上的演出是所有长辈们生命中最光荣与美好的一刻;下了舞台,演出也没有因此而落幕,许多社区持续带领长辈们练习与演出,表演成为这些老人家的日常之一,他们持续学习、持续动,持续与人群与社会有所接触,进而活跃与精彩了他们的生命。 除了「仙角百老汇」之外,台东县政府近年积极推动的「艺起来我家」也是让我印象深刻与感动的一个案例,该计划以在地家户庭院为舞台,并深入发掘家庭或社区的老故事,再由专业团队设计、串联音乐演出,将表演艺术与高龄者的生命故事融合成很具深度与生命力的动人演出,同时也拉近了表演艺术与人们的距离,甚至成为演出的一分子,透过表演为社区居民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连结。 对多数人而言,表演是很专业而遥远的事,然而,透过欣赏艺术表演,可以丰富、满足我们的内心,若能参与其中,更让自我多了份成就感;因此,我们也深刻期待,表演艺术领域能看见新一代长者的潜能,开启更多与长辈的连结,让长辈们的丰厚生命经历堆累作品的层次,也让表演艺术走入长者生活中,带给他们更多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