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君
荣耀基金会执行长
-
焦点专题 Focus 音乐剧篇
作品需经历完整开发历程,才有办法在市场突围
疫情对娱乐产业造成的冲击已不是新鲜话题。当我们讨论如何「找回」流失的观众时,可能更需要的是面对现实:「我们回不去了」。娱乐产业全球化改变人们对作品的选择,更瓜分了观众的休闲时间、提高消费者对作品品质的要求。 在票房普遍艰辛的2024年,我们仍能看到一开卖就销售一空的话题作品。由此可见,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消费者依然买单,关键在于如何找到这些作品。若将视野放远至百老汇、西区、首尔等成熟的音乐剧市场,会发现作品开发并非一蹴而就。从读剧、工作坊、音乐会形式的试演会,到较大规模的城外预演,每个阶段都有其商业定位与功能。这层层推进的过程,都是为了最终能与广大观众群体产生深刻的共鸣。 回顾2024年的台湾音乐剧市场,新制作相较前两年少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形式的读剧演出。由制作团队自发举办的有:《不亲爱家人》EP.1、《三个不结婚的女人》、《老男孩》、《投胎新手必看指南天堂倒计时》、《台北莉莉丝》、《声生不息》、《忘川》、《日晷》、《One Two Punch痛感击》。由机构举办的包括:「新北市生音艺术节」《悬日》、《半面向左,半面向右》;「读剧汇音乐剧创投媒合平台」《妈的地狱之旅》、《还在路上》、《三胞胎的我在完成梦想之前死掉了(还好我有两个兄弟)》、《极道继承人》、《HOME RUNing》、《爬上顶楼看月亮》、《偷吃?好吃!》、《阿妈的比基尼》(注);以及「NTT+音乐剧人才培育工程」《无惊》、《Planet》、《爱的小部五曲》、《夜奔》、《美的生存游戏》。 这是个值得欣慰的现象。愈来愈多的制作团队逐渐意识到,要成就具备商业化条件的作品,需要经历完整的开发过程。为了让作品能在庞杂的市场中突围而出,团队必须具备相当的竞争力。我们也需要更专业的制作人,制作人不仅要具备产制管理及资源整合能力,更需拥有能兼顾市场及创意的精准眼光,并将其应用在各开发阶段的目标策略拟定与决策中。 读剧的执行层面也有许多专业知识值得钻研。例如,检视文本时,哪些步骤绝对不该忽视?应该与哪些观众沟通?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取得最真实的回馈?行销又应该在何时介入?读剧之后,能否果断地
-
特别企画 Feature Y│Yes, I do
孙瑞君:永续就从上班族的平凡小事开始!
第一天 9月30日 挑战第一天,中秋连假。育儿日常就是「你的假日不是你的假日」,把孩子的电耗尽吧,出发烤肉去!今天的永续实践:16人的烤肉party,全程靠瓦斯不使用木炭,减少食物浪费,用环保餐盒带了吃不完的五花肉回家! 第二天 10月1日 连假的尾声,用运动做个完美Ending,今天的永续实践:每周一次的跑酷课,用极限运动唤醒沉睡的身体肌肉,期许40岁少妇有一天也能飞簷走壁!(目前还是上完课隔天会全身酸痛的阶段) 第三天 10月2日 每周一是女鹅幼儿园的「蔬活日」(餐点皆无肉),就以此为主题,本日永续实践:一整天都吃素!不吃肉也可以有很多选择,低碳生活也能减少身体负担。 第四天 10月3日 日复一日的上班日常,从平凡小事实践永续,本日永续实践:一整天都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即便外食也自备便当盒装盛,减少许多垃圾,也是身为上班族可以最轻易实践永续的方式。 第五天